12月6日,“絲路山水地圖展”在香港科學館開幕。《絲路山水地圖》是由明朝宮廷畫師繪制的地圖,長約30米、寬0.6米,該地圖東起嘉峪關,西達天方國(沙特阿拉伯麥加),反映明朝時代絲綢之路的面貌。這幅地圖一度流落海外,香港企業家許榮茂購得該地圖后捐贈予故宮博物院。圖為《絲路山水地圖》局部:嘉峪關。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12月6日,“絲路山水地圖展”在香港科學館開幕。《絲路山水地圖》是由明朝宮廷畫師繪制的地圖,長約30米、寬0.6米,該地圖東起嘉峪關,西達天方國(沙特阿拉伯麥加),反映明朝時代絲綢之路的面貌。這幅地圖一度流落海外,香港企業家許榮茂購得該地圖后捐贈予故宮博物院。圖為《絲路山水地圖》局部:黑樓城(今阿富汗赫拉特),也是該地圖中唯一的圓形城墻。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12月6日,“絲路山水地圖展”在香港科學館開幕。《絲路山水地圖》是由明朝宮廷畫師繪制的地圖,長約30米、寬0.6米,該地圖東起嘉峪關,西達天方國(沙特阿拉伯麥加),反映明朝時代絲綢之路的面貌。這幅地圖一度流落海外,香港企業家許榮茂購得該地圖后捐贈予故宮博物院。圖為《絲路山水地圖》局部: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麥加)。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12月6日,“絲路山水地圖展”在香港科學館開幕。《絲路山水地圖》是由明朝宮廷畫師繪制的地圖,長約30米、寬0.6米,該地圖東起嘉峪關,西達天方國(沙特阿拉伯麥加),反映明朝時代絲綢之路的面貌。這幅地圖一度流落海外,香港企業家許榮茂購得該地圖后捐贈予故宮博物院。圖為《絲路山水地圖》真跡。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12月6日,“絲路山水地圖展”在香港科學館開幕。《絲路山水地圖》是由明朝宮廷畫師繪制的地圖,長約30米、寬0.6米,該地圖東起嘉峪關,西達天方國(沙特阿拉伯麥加),反映明朝時代絲綢之路的面貌。這幅地圖一度流落海外,香港企業家許榮茂購得該地圖后捐贈予故宮博物院。圖為觀眾欣賞《絲路山水地圖》真跡。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12月6日,“絲路山水地圖展”在香港科學館開幕。《絲路山水地圖》是由明朝宮廷畫師繪制的地圖,長約30米、寬0.6米,該地圖東起嘉峪關,西達天方國(沙特阿拉伯麥加),反映明朝時代絲綢之路的面貌。這幅地圖一度流落海外,香港企業家許榮茂購得該地圖后捐贈予故宮博物院。圖為運用現代影像技術動態展示的《絲路山水地圖》。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12月6日,“絲路山水地圖展”在香港科學館開幕。《絲路山水地圖》是由明朝宮廷畫師繪制的地圖,長約30米、寬0.6米,該地圖東起嘉峪關,西達天方國(沙特阿拉伯麥加),反映明朝時代絲綢之路的面貌。這幅地圖一度流落海外,香港企業家許榮茂購得該地圖后捐贈予故宮博物院。圖為《絲路山水地圖》真跡(左)與運用現代影像技術動態展示的《絲路山水地圖》(右)一起展示。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