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登陸東方衛視的電視劇《大江大河》,是備受關注的年度現實主義大戲,它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遷,聚焦了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為代表的一代人的奮斗故事。 為此,王凱和童瑤前日來到廣州與觀眾見面。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王凱表示,最初接這部劇的時候,導演孔笙就“警告”過他可能會掉粉,但他反而覺得自己演完這部劇會漲粉。他還說,自己的經歷與宋運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我和宋運輝經歷上契合” 廣州日報全媒體:你跟宋運輝的契合點在哪里? 王凱:宋運輝通過努力一步步實現人生理想,其實跟我的經歷有相似的地方、有很多契合點。我也是為了自己的理想,放棄了在父母看來很穩定的鐵飯碗,像一個沒心沒肺的傻子一樣敢闖,就這么一路走過來了。 廣州日報全媒體:你如何從外形和內心上靠近那個時代? 王凱:對于我們演員來說,眼鏡、發型、服裝都是其他各個部門老師需要準備的,包括角色的鍋蓋頭發型、大大的圓框眼鏡很有那個年代的氣息,宋運輝用鼻子推眼鏡的動作是為了突出他的學究氣質,而演員就要找人物的狀態和感覺。因為1977年和1978年正好是我們父母年輕的時候,所以我問了他們那時候的生活狀態、心理狀態,他們經歷過什么,感情生活是什么樣的,父母在回憶青春的時候眼里是放著光的,那我就能揣摩到人物的感覺。其次我看一些他們那時候的合影,雖然是黑白照片,但狀態特別朝氣蓬勃。所有這些對我的創作給了很大幫助。 廣州日報全媒體:據說拍到100天,你越來越像宋運輝? 王凱:這個角色對我的影響很大,就像《瑯琊榜》的蕭景琰一樣,演戲的時候覺得自己就是那個人。 “我從來不擔心掉粉” 廣州日報全媒體:你的造型土味十足,所以你們會討論掉粉問題嗎? 王凱:沒有討論過。孔導演一上來就說這個戲你要考慮清楚,他說你可能會掉粉,我說你考慮這個干嗎?他說還是得考慮。我說,其實不是你想的那樣,這個戲播出之后我應該會漲粉,我一直在打消導演的顧慮,導演為我考慮得挺多的。 廣州日報全媒體:你和童瑤首次合作演姐弟,要如何培養默契? 王凱:不需要刻意培養。其實演員在這方面有很快速的辦法,我倆一見面就很熟絡,氣氛輕松一點,我們入戲就快一點。“姐姐”這個角色犧牲了很多,不只是“讓位”給宋運輝去讀大學,宋運輝小時候沒有小朋友跟他玩,有些孤僻,姐姐就會想辦法吸引小朋友來跟他玩,幫忙解決問題,所以她分量比爸媽還要重,是他的一片天,一直在遮風擋雨。 廣州日報全媒體:你們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什么? 王凱:姐姐去世的戲,“我”回到家里看到姐姐躺在那兒,整個人快瘋掉。當時有不同的機位,導演也說這是全景鏡頭,演員可以稍微不那么使勁,讓自己別那么累。我也曾經這么想過,但是我發現當時的情景是你想省著勁兒演都做不到,每一遍都是全身心的投入,撕心裂肺地發出內心的怒吼,極度悲傷。每演完一次,整個人感覺都被掏空了。最后一共演了6條,等于身體被掏空了6遍。那天收工挺早的,按道理可以出去吃個飯,但我沒心情,演完之后整個人陷入失落和空虛。 最難呈現的是“少年感” 廣州日報全媒體:自己在表演上有遇到什么挑戰嗎? 王凱:困難有很多,我們在現場都是一步步磨出來的。導演連推個車、搬個箱子這些動作都要親自示范。這應該是我所接的角色當中年齡跨度相對比較大的,要如何呈現18歲的少年感?導演說不要去“演”年輕,因為一演反而不好了,我說,那應該怎么做?導演分析了性格、心理狀態,他說那時候的人很純樸、純粹、簡單,你就拋棄私心雜念,不要想太多,把內心放干凈了,清澈感和少年感就會自然而然地出來。我就這么做了,導演覺得對了,“相由心生”,心里沒有太多復雜的東西,外在表現就會有一種輕松感。 廣州日報全媒體:你演過這么多戲,宋運輝在你這些角色里排第幾名? 王凱:我從來不會排列名次,每個角色都是自己的孩子,我這個人喜歡一碗水要端平。每個角色都有討人喜歡的地方,不可能什么事情都盡善盡美。 廣州日報全媒體:你幾乎一直和侯鴻亮監制、孔笙導演合作,你覺得如今達到他們的期望了嗎? 王凱:我沒想過是否達到了他們的要求。我喜歡導演,信任團隊,導演和團隊也很信任我,把這個角色交給我很放心,彼此信任才能促成一直以來的合作。(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俊) |
相關閱讀:
- [ 12-05]《大江大河》超前看片 王凱傾情演繹獲好評
- [ 11-28]《大江大河》發定檔海報 王凱楊爍董子健盡顯不同人生
- [ 06-29]《大江大河》殺青 楊爍增肥王凱減重演繹“時代縮影”
- [ 03-19]王凱新劇《大江大河》超前定檔備受期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