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律師徐某從表情包里看到了“商機”,用所創建的“問律師”法律咨詢服務的卡通形象制作了名叫“問問”表情包,含24個表情,因為含有商業營銷推廣和廣告元素,沒有通過微信表情開放平臺的審核。此后,徐某和騰訊公司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訴訟,直至官司打到最高人民法院。 《法制日報》記者今日獲悉,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日作出裁定,駁回徐某的再審請求,認定騰訊公司對徐某含有商業推廣的表情包投稿審核不予通過,系平臺自主經營權的正當行使,不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問問”表情含商業推廣 2016年,徐某向微信表情開放平臺提交“問問”表情包,系徐某創建的“問律師”法律咨詢服務的卡通形象。在提交“問問”表情包前,徐某在其他渠道已經大量使用“問律師”卡通形象,并通過多種渠道推廣“問律師”。除了包含推廣標識,“問問”表情包中的部分表情還包括“問律師強勢登場”“記得付律師費哦”等廣告語。 騰訊公司認為,徐某向微信表情開放平臺投稿“問問”表情包并非為了推廣表情包,而是為了宣傳推廣“問律師”互聯網線上及線下法律咨詢服務。該表情包如果入駐微信表情開放平臺,會對用戶聊天體驗造成不良影響。 徐某遂以壟斷為由將騰訊公司告上法庭,認為騰訊公司構成拒絕交易和限制交易。徐某認為,從市場份額、微信社交平臺用戶量,以及用戶對微信依賴程度,可看出騰訊公司有明顯的市場支配地位。同時,通過微信表情開放平臺推廣“問問”形象的需求沒有替代可能性的渠道,相關商品或者服務市場應為微信表情開放平臺。 騰訊公司則認為,根據相關證據顯示,原告徐某在本案中的主要需求是為了推廣其經營的“問律師”法律服務,只要能滿足這一需求的產品服務均應納入本案相關市場。 案件先后經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兩級法院審理,徐某均敗訴。徐某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再審。 不能高估市場份額指示作用 記者從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書中看到,最高法院認為,市場份額在認定市場支配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需要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確定。市場份額只是判斷市場支配地位的一項比較粗糙且可能具有誤導性的指標。如果高的市場份額源于提供了更優異的產品,高的市場份額并不能直接推斷出市場支配地位的存在,尤其是互聯網環境下的競爭存在高度動態的特征,相關市場的邊界遠不如傳統領域那樣清晰,更不能高估市場份額的指示作用。 最高法院認為,從需求替代的角度看,如果表情投稿人可以合理選擇其他微信表情推廣服務,其他微信表情推廣服務應該納入本案相關服務市場范圍。相關服務市場范圍顯然不限于微信表情推廣服務市場,而是涵蓋了更大范圍的互聯網表情推廣服務市場。騰訊公司所經營的微信表情開放平臺僅是互聯網表情推廣服務市場的一部分,不能由此就得出其在互聯網表情推廣服務市場具有壟斷性市場份額的結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競爭法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黃晉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最高法院在本案中對互聯網環境下的競爭分析思路將為法院未來審理類似案件提供進一步指導和參考。在裁定中,最高法院明確了相關市場的界定目的與方法。界定相關市場的目的是確定經營者與其他經營者之間進行競爭的市場范圍及其面對的競爭約束;界定相關服務市場的方法,一般主要從需求者角度進行需求替代分析,根據需求者對服務功能用途的需求、質量的認可、價格的接受以及獲取的難易程度等因素,確定不同服務之間的替代程度。 平臺有權設定合理的規則 最高法院認為,微信表情推廣平臺制定多項管理規則,包括《服務協議》《制作指引》和《審核標準》等,其中有表情不得包含與表情內容不相關的其他信息及任何形式的推廣信息。徐某完全可以通過制作符合微信表情推廣平臺投稿條件的其他微信表情,與其他投稿人進行競爭。騰訊公司的涉嫌拒絕交易行為完全不會對微信表情投稿人推廣其作品的競爭造成實質性不利影響。 最高法院同時指出,對于任何平臺經營者而言,合理規制平臺使用者的行為,防止個別使用者對平臺整體具有負外部性的不當行為發生和蔓延,有利于提升平臺經營者的利益和平臺用戶的長遠利益。因此,平臺經營者有權設定合理的平臺管理和懲戒規則,以實現良好的平臺管理。 此外,最高法院還認為,對于此類明顯不會對相關市場競爭造成實質影響的合同糾紛,應該優選在合同法框架下解決,而不是直接訴諸反壟斷法。 近年來,互聯網平臺依據規則治理違規內容多被訴,并被扣上“壟斷”帽子。今年9月,因推廣“群控”“暴力加粉”等外掛軟件信息的微信公眾號被封,深圳微源碼軟件開發有限公司以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為由起訴騰訊公司。深圳市中院依法判決,微信封禁違規賬號保護了微信用戶不被垃圾信息騷擾,具有積極意義,不構成壟斷。 |
相關閱讀:
- [ 12-13]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寶
- [ 12-13]國常會:實施所得稅優惠促創業投資發展
- [ 12-13]平和長樂鄉建設特色現代農業 助推鄉村旅游發展
- [ 12-13]堅持走符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
- [ 12-13]【中國那些事兒】外媒高度評價中國改革開放40年發展成就:令人難以置信的轉變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