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南寧現非遺生活館 “非遺時尚”受民眾青睞
12月17日,廣西南寧市非遺生活館內,一民眾觀賞印有花婆元素的背包。據了解,此家非遺生活館通過將壯鄉非遺文化融入現當下各式潮流單品中,制作了皮具、服飾、背包等文創產品。民眾可在生活館內感受壯鄉非遺文化的魅力。

重慶動物園為動物取暖過冬
12月19日,重慶動物園的一群麥哲倫企鵝在空調房內的游泳池中暢游。當日,重慶動物園在節尾狐猴館、企鵝館、兩棲爬行動物館展示動物防寒保暖系列措施。該園通過采取安裝空調、電熱油汀取暖器、地暖、燈暖等方式使室內溫度保持在15至20攝氏度之間,幫助動物順利過冬。

12米高“小豬”亮相雪博會
日前,“歡樂金豬”主題雪雕在哈爾濱太陽島雪博會園區亮相。這個為迎接農歷豬年到來制作的雪雕由三只“翩翩起舞”的小豬組成,高12米、長22米。

中國兵馬俑展正式向新西蘭公眾開放
12月15日,在新西蘭首都惠靈頓國家博物館,來自海南舞蹈團的演員參加“秦始皇兵馬俑:永恒的守衛”展覽首個開放日熱場演出。

藏羚羊的家園
冬日里,成群的藏羚羊活躍在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保護措施得當,生態環境逐漸向好,這里棲息繁衍的藏羚羊等動物數量逐年增多。

空中看巴丹吉林沙漠 特色沙丘形成沙漠壯觀“腳印”
12月20日,由北京飛往西北的航班飛越巴丹吉林沙漠,從空中俯瞰這個世界三大沙漠之一的廣袤沙漠,另有一番美景風情。圖為一處特色沙丘形成沙漠留在大地上的壯觀“腳印”。

中西合璧流金溢彩 香港展出本地彩瓷精品
12月18日,“港彩流金:20世紀香港彩瓷”展覽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開幕式。展覽共展出二百多組由香港本地畫師繪畫和本地瓷廠生產的彩瓷,介紹香港彩瓷于20世紀鼎盛時期的歷史和文化特色,重現香港彩瓷業的流金歲月。香港彩瓷仔繼承中國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吸收了英國等西方瓷藝,也是中國彩瓷藝術流傳世界的文化載體。

4萬平米冰瀑“亮相”青海宗家溝
12月20日晚,宗家溝旅游景區內夜間的七彩冰掛。青海省湟源縣宗家溝旅游景區內,4萬平方米用燈光點綴的七彩冰瀑景觀以及擁有冰掛景觀的冰洞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并拍照留念。據了解,該景區于明日開展“古城冬韻”宗家溝冰雪文化旅游節活動,向民眾宣傳、體驗鄉村冬季冰雪文化,促進該地冬季旅游發展。

探訪貴州遵義“通草堆畫”制作技藝
12月16日,左惠平在給堆畫的配件上色。“通草堆畫”是貴州遵義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品,主要以藥用植物——“通草”作為原材料。該技藝以素堆法為主,有設計、制圖、切片、雕刻、成形等多道工序。“通草堆畫”技藝于2007年被列為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該項技藝傳承人的左惠平和其兒子李躍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使得產品遠銷海內外。

河北七旬“民間巧匠”癡迷制作戲曲盔頭
12月18日,在河北石家莊柳林鋪社區周更蘭家中,老人正在展示并介紹其手工打造的各種傳統戲曲盔頭。老人展示并介紹其手工打造的各種傳統戲曲盔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