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清理水生植物,保持洱海水體清潔(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安浩維 攝 在洱海流域,小到一條溝渠、大到一條江都有河長;大理還建設連通工程調上游好水入湖,實現存清排污。 記者在走訪中,群眾、游客的觀感一致:入湖的溪水清了,洱海岸邊能看到底了,被視為“水質風向標”的海菜花也多了。 “全湖水生植被面積為近15年來最大。今年1月至9月,洱海輸入污染負荷總量比2017年同期減少17.5%。”大理州洱海流域保護局局長段彪說。 留住“有趣的靈魂”,走高質量發展新路 當前,云南正破除“就洱海抓洱海保護治理”“救火式治理”等誤區,全力留住“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美景,走出一條保護洱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隨著環湖截污治污設備投入使用,洱海流域城鄉生活污水已實現全收集、全處理。今年9月起,一些符合規定的客棧陸續恢復營業。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