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的前保鏢亞歷山大·貝納拉因毆打示威者遭解職,本月持外交護照到非洲出差,再度引發爭議。 總統府愛麗舍宮撇清與貝納拉的關系,并且警告他不要泄密。 【赴非當“顧問”】 法國媒體披露,貝納拉12月初前往乍得,與乍得總統伊德里斯·代比會面。不久,馬克龍訪問這個非洲中部國家。 不少人質疑貝納拉和馬克龍先后赴乍得是否有關聯。按照貝納拉的說法,他是以顧問身份陪同一個給中東主要企業作宣傳的“外國商業代表團”訪問乍得。 《世界報》報道,貝納拉10月作為一個商業代表團成員,面見剛果(布)總統德尼· 薩蘇—恩格索和喀麥隆多名高級政府官員。貝納拉告訴這家日報:“我現在做咨詢。在非洲大約10個國家工作。” 貝納拉現年27歲,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時充任馬克龍的“頭號保鏢”。馬克龍就任后,他擔任愛麗舍宮高級警衛人員。 貝納拉今年7月在法國首都巴黎戴著警察頭盔毆打示威者。不少反對派指認馬克龍袒護貝納拉、隱瞞打人一事。貝納拉隨后遭解職。 貝納拉現面臨多項指控,包括毆打示威者、假扮警察和非法調取監控錄像。他否認有錯,堅稱自己只是在幫警察對付暴力示威者。 【總統府“切割”】 貝納拉以“顧問”身份赴非洲出差,重新引發輿論爭議,給馬克龍又添煩心事。上調燃油稅稅率等舉措引發大規模示威,馬克龍的民意支持率12月上旬一度跌至20%以下。 愛麗舍宮本周向法新社記者澄清:“無論貝納拉先生從事什么(工作),他既不是政府官員,也不是總統的非正式使節。” 按照愛麗舍宮的說法,貝納拉從乍得回國后才告知馬克龍這趟行程。 法國國內不少分析師質疑貝納拉為何有機會見到乍得總統。 “梅迪亞帕”新聞網站27日報道,貝納拉近幾周持外交護照入境多個非洲國家和以色列。 法國外交部隨后證實,貝納拉有兩本外交護照,但今年夏天遭解職后就接到歸還通知。如果貝納拉繼續使用那兩本護照,外交部將訴諸法律。 【警告勿泄密】 法新社記者27日看到一封愛麗舍宮致貝納拉的信,措辭強硬。信件落款日期為22日,總統府辦公廳主任帕特里克·斯特爾佐達警告他不要泄露擔任總統警衛期間的機密信息。 “我們把話講明白:我們禁止你聲稱得到總統的某種建議和暗中支持,”這封信寫道,“就你目前的個人活動,我們要求你確保嚴格依照在職期間的保密及道德義務行事。” 斯特爾佐達進一步要求貝納拉提供在愛麗舍宮供職期間的“私人出行”詳情,以及資金往來。按照他的說法,如果發現任何與警衛身份“不相稱”的商業往來,總統府將不得不回應。 貝納拉曾是馬克龍的“局內人”,不少法國政府官員擔憂他會借此獲益。 貝納拉否認自己利用充任馬克龍保鏢的經歷找工作,指認馬克龍陣營成員“企圖毀掉”他的生活。 貝納拉26日在一份聲明中說:“我不會再保持沉默。” |
相關閱讀:
- [ 12-24]法國不滿美國從敘利亞撤軍 馬克龍:盟友要并肩戰斗
- [ 12-24]“黃背心”運動持續進行 馬克龍稱要用法律嚴懲施暴者
- [ 12-12]馬克龍花錢讓步“黃背心” 歐盟領導層或陷真空危機
- [ 12-11]“黃背心”蔓延歐洲,馬克龍終于重大讓步:加薪減稅!
- [ 12-11]“黃背心”蔓延歐洲,馬克龍終于重大讓步:加薪減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