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參觀者在展位旁觀看展出的各種跑鞋。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 “管”“服”到位方能健康發展 中國馬拉松運動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田協的全力引導和大力支持。近年來,田協不斷“簡政放權”,鼓勵并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進中國田徑和馬拉松事業發展,這極大地激發了社會力量辦賽的熱情,讓中國馬拉松賽事數量呈現井噴式爆發。 但與此同時,在取消賽事審批權的大背景下,協會的“管”“服”步伐未能及時跟上,讓馬拉松運動在蓬勃發展的同時,出現了賽事質量良莠不齊、辦賽主體魚龍混雜的現象,給中國馬拉松的積極健康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這種現象并非馬拉松運動的一家之痛。面對中國體育事業迅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國家體育總局在2018年5月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體育賽事活動監督管理的意見》,旨在杜絕體育賽事向野蠻生長、混雜無序、魚龍混雜的境地發展。田協更是在2017年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馬拉松賽事監督管理的意見》,對馬拉松運動的特殊情況進行了針對性規定。 “2018年,協會在修訂、完善并出臺2018《中國馬拉松管理文件匯編》的基礎上,組織編寫了面向社會的馬拉松《參賽指南》和《辦賽指南》,旨在進一步加強行業引導。”王楠說。面向2019年,王楠表示,協會將充分釋放實體化改革的紅利,進一步加強“放管結合”并不斷“優化服務”,保障中國馬拉松運動健康發展。 “具體而言,新的一年協會將具體在‘放管結合’方面出臺多項措施,通過強調賽事陳述管理、嚴懲賽事違規行為、完善注冊管理辦法、追究組委會瀆職行為、做好輿論引導工作、加強非共辦賽事監管等措施,保障中國馬拉松運動的有序開展。”王楠說,“同時,我們還將進一步修訂和完善中國馬拉松管理文件、完善三級賽事管理體系、繼續打造以人民為中心的賽事、增進與國際體育組織的友好交流,提升中國馬拉松的賽事組織運營水平,促進中國馬拉松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 這是1月3日拍攝的第三屆中國馬拉松博覽會跑步賽事主題展區。 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 供給側發力保障持續增長 雖然中國馬拉松運動已取得長足發展,但在王楠看來,和西方成熟的馬拉松產業相比,我們還是一個剛剛步入青春期的少年,經歷著快速成長期的陣痛。“這要求中國馬拉松的賽事組織者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服務、提升賽事質量;參賽跑者在享受運動的同時,尊重文化、遵守規則,秉持一顆敬畏之心。” 作為這項運動的掌舵者,田協更是肩負重任。王楠表示,為了促進中國馬拉松運動快速、健康發展,協會不斷打造行業管理新模式,全面提升馬拉松賽事供給、品質和服務水平,近年來持續培育并打造了 “健康中國”“韻動中國”“上合組織”等主題系列賽,打造了以中國馬拉松大獎賽、中國馬拉松大滿貫為代表的高水平賽事平臺。同時,為進一步提供馬拉松供給服務,以達到便民、利民、康民的目的,協會還組織開展了社區跑、越野跑、山地跑等因地制宜的特色系列賽事。 “上述舉措進一步提升了中國馬拉松的品牌影響力,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反響,并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關注和積極支持。”王楠說,“未來我們還計劃推出健步走及徒步大會,以進一步滿足大眾多元化、個性化的參賽需求。” 至于當前社會對中國馬拉松運動的一些負面評價和認識,王楠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堅持發展、不斷更迭,才能讓馬拉松運動保持強勁勢頭。“希望跑者、社會、政府多方都能以身作則、共同引導,不斷普及和推廣積極向上的馬拉松文化,宣揚挑戰自我、超越極限、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馬拉松精神,讓這項運動更好地助力全民健身,成為實現健康中國的有力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