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行長金墉意外辭職 與特朗普及其政府理念不合
2019-01-09 07:29:2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李雅蘭 |
分享到:
|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7日突然宣布,定于2月1日卸任,加入一家在發展中國家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私營企業。 多家國際媒體報道,金墉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及其政府理念不合,在氣候變化和能源政策等方面分歧較大。 金墉提前卸任將使特朗普有機會提名繼任人選,可能在美國與認定美國在這一國際金融機構內權力過大的國家之間引發博弈。 【提前卸任】 金墉7日借助電子郵件告訴世行職員,他將工作至本月底,定于2月1日卸任。他在郵件中說,出任世行行長是他的榮幸,這一機構的職員富有激情,致力于消除極端貧困。 路透社報道,金墉提前卸任是“驚人”消息。他突然宣布辭職,比任期屆滿提前三年多。 金墉現年60歲,是世行第十二任行長,2012年獲得時任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提名并最終當選。世行執行董事2016年9月一致同意金墉連任。他的第二屆任期始于次年7月1日,原定2022年6月30日結束。 金墉就任后推動資助綠色能源項目,在相當大程度上放棄對煤炭能源投資的支持。特朗普2017年出任美國總統后把重振煤炭業作為優先事項,金墉避免與特朗普政府公開沖突。上月,世行宣布,將把2021年至2025年應對氣候變化的投資額翻倍至2000億美元。 兩名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記者,金墉是“自愿”卸任,沒有受到特朗普政府的壓力。 世行在一份新聞稿中說,世行首席執行官、保加利亞人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在金墉離開后將出任臨時行長。世行理事會將立即啟動遴選繼任者的程序。 【投身私企】 金墉辭職后將加入一家私營企業,著力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他在郵件中寫道:“事先沒有預料到加入私營企業的機會,但我認為這是我為氣候變化、新興市場缺乏基礎設施等全球重大議題貢獻最大力量的途徑。”他隨后將發布關聯企業新工作的細節。 金墉一直認為,消除發展中國家大規模融資需求和大量可用援助之間的障礙,關鍵在企業方面。“我因此決定接受新挑戰,集全力利用民間金融為全球民眾謀利益”。 金墉任職期間,世行制定2030年消除極端貧困的目標、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融資支持力度。2018年4月,世行宣布一項130億美元增資計劃及一系列內部改革方案,以更好地應對貧困等全球性挑戰。 金墉辭職后還將重新加入衛生伙伴組織董事會。他30年前與人聯合創辦這一非營利機構。 【人選之爭】 美聯社報道,金墉提前卸任將為特朗普提名世行行長候選人創造機會。美國財政部一名發言人說,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期望與理事會其他成員一道遴選新行長”。 世行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創建,美國一直主導這一國際金融機構,是成員國中最大“股東”,表決權最大。由美國提名行長候選人成為“潛規則”。隨著新興經濟體實力增強,一些支持多邊體制的國家尋求改革,主張增加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表決權。 按照法新社的說法,特朗普就任以來,美國多次退出國際多邊機構、條約,招致批評,提名金墉的繼任者可能面臨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情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美國執行主管、美國財政部前官員馬克·索貝爾接受路透社電話采訪時稱,世行的新興經濟體成員國與美方就行長候選人意見不一的可能性較大。 “國際社會不相信特朗普政府,后者為世行設定的議程與其他國家不同,”索貝爾說,“如果他們(美國政府)提名一名強硬派,將產生反作用并招致(他國)反感。”(包雪琳)(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7-03]金墉接任世界銀行行長
- [ 06-07]盤點歷任世界銀行行長 呈現世行66年變遷(圖)
- [ 07-01]韓裔美籍人士金勇7月1日就任世界銀行行長(圖)
- [ 06-03]世界銀行行長表示支持日本企業投資非洲(圖)
- [ 01-27]世界銀行行長宣布20億美元長期援緬計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