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一國領導人的新年講話應該是為國民打氣,展示自己一年的執政成績。然而,德國總理默克爾今年的新年講話卻被此間媒體認為是“流露出幾許無奈和迷茫”,或許這正反映出2019年對風雨飄搖、舉棋未定的德國政壇來說并不好過。 風雨飄搖的“鐵娘子” 德國的跨年之夜,鐵娘子一改往年穿著鮮艷的慣例,僅低調地著一件淺灰色正裝面對鏡頭前的德國民眾,以略顯疲倦的聲音作為開場白:“今晚,我首先想到的是在今天落下帷幕的、政治上極為困難的一年。”默克爾在新年講話中做了自我批評。她坦言對自我進行了審視,在本屆立法周期結束后,她將不再謀求擔任任何政治職位。 主政德國13年的默克爾很清楚,如今她正面臨最危險的時刻,很多人對聯邦政府牢騷滿腹。本屆德國大選組閣就花費了很長時間,之后又是紛爭不斷。現在距離2017年聯邦選舉剛過去15個月,大聯盟再次組閣還不足一年,然而本屆政府自成立以來,沒有哪個月能與危機絕緣。默克爾先后經歷了盟友的背叛、對手的彈劾、選民的背棄以及在四面楚歌中被迫辭去黨主席職務等危機。在2015年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人物時,風光無限的默克爾或許從未想到會經歷如此大的挫折。 然而,日子還得過。被稱為“小默克爾”的基民盟新任女主席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必須扛起基民盟的重擔,乃至將默克爾主張的德國和歐洲政策延續和發展下去。默克爾在新年講話中提到德國仍面臨氣候變化、移民政策調整以及打擊恐怖主義等諸多挑戰,此外,烏克蘭危機、歐洲一體化進程、歐美關系的齟齬乃至伊核、朝核、中東穩定等地區熱點問題還亟待默克爾這位世界政壇大佬的參與,英國脫歐期間,“德法”雙引擎引領的歐盟離不開德國的堅定支持,法國總統馬克龍推行國內改革尚步履維艱,默克爾必須站好最后一班崗。此外,德國自2019年1月1日起成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德國政府必須致力于推動國際合作,國際社會仍對德國抱有很高期待。默克爾說:“應對當今時代的這些挑戰,我們只能團結在一起,與其他國家共同努力。” 不久前,德國媒體《時代》周報傳出默克爾可能年初退位。《每日鏡報》則預測,默克爾可能會幫助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成為總理,以便她帶著新官上任的活力跨入5月份的歐盟選舉。盡管被許多專家認為是無稽之談,但也從側面說明默克爾在總理這個位子上已經坐得風雨飄搖、艱難維持。 誠然,默克爾作為政治人物的權勢已經大不如前,然而默克爾的諸多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正如默克爾在新年演講中呼吁德國繼續保持“開放、包容、尊重”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讓我們國家強大。我們必須一起信奉這些價值觀,即使它們讓我們感到不適和辛苦”。2019年的德國政壇,仍然離不開默克爾。 后默克爾時代諸強林立 自默克爾宣布不再擔任基民盟黨主席一職時,德國人就把這段時期稱作“后默克爾時代”。盡管默克爾中意的接班人卡倫鮑爾如愿擊敗默克爾的“死對頭”默茨成功當選,但有著“小默克爾”之稱的她無論是執政經驗還是人脈基礎都遠不及默克爾。有分析指出,默克爾原本希望在本屆聯邦總理任內慢慢將權力和資源過渡給卡倫鮑爾,但是突如其來的危機讓她措手不及,卡倫鮑爾被迅速推到了前臺。然而,社民黨出身的德國副總理肖爾茨野心畢露,有著自民黨希望之稱的青年才俊林德納對聯合執政亦虎視眈眈,再加上支持率不斷上升的綠黨和一路高奏凱歌的右翼政黨“選擇黨”,默克爾時期的一枝獨秀不復存在。自此,德國政壇進入了諸強林立的“戰國時代”。 當地時間1月6日,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肖爾茨率先表示,其有意代表所在的社民黨在下屆大選中角逐總理一職。這是自現任總理默克爾去年12月卸任基民盟主席以來,德國主要黨派中首位明確公布參選總理意向的政治人物。他所在的社民黨是僅次于默克爾所在的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的聯邦議院第二大黨團。當被德國媒體問及其本人是否有信心擔任總理一職時,肖爾茨給出了肯定的答復。肖爾茨認為,自己如果在選戰中遭遇剛剛從默克爾手中接過基民盟黨主席一職的克蘭普-卡倫鮑爾,或是曾與后者競逐黨主席的默茨,都有勝選的可能性。德國權威民調“德國趨勢”去年12月初的調查結果顯示,德國主要政治人物中,肖爾茨的支持率為46%,僅次于默克爾的57%,而社民黨的最新民調支持率則為15%,顯著低于聯盟黨的31%。 德國《圖片報》則于上月報道稱,基民盟希望在明年歐洲議會選舉后或明年秋天大聯合政府任期過半時,與另一執政黨社民黨分道揚鑣,原因是后者的支持率不斷下降。在與社民黨進行切割后,基民盟希望繼續搭檔基社盟,與目前的在野黨自由民主黨組成新政府。自由民主黨也有此意向,不過意氣風發的自由民主黨領導人林德納則提出了堅決的條件:默克爾必須不再擔任總理。《圖片報》稱,默克爾已經為此做好準備。《明鏡》周刊也表示,默克爾有意提前把總理之位讓給卡倫鮑爾。盡管基民盟內部似乎對此遠未達成共識,但也說明了當前大聯合政府并非鐵板一塊,兩大黨的衰弱讓諸多在野黨都想分一杯羹。 盡管看似默克爾已經“擋住了許多人的升遷之路”,但是德國許多民眾仍然選擇支持“給德國以母親般安全感”的這位女長者。默克爾的標志性動作便是象征穩固和安全的五指交叉菱形手勢。也許多年之后,人們會懷念這位政治家給德國、歐洲乃至世界帶來的和平、包容、合作的觀念。正如其備受爭議的難民政策,一方面難民大規模涌入給歐洲和德國帶來了許多治安危機,另一方面德國的包容性舉動正與這個國家的二戰后反思和自責情感密不可分。(記者 田園) |
相關閱讀:
- [ 01-10]德國極右翼政黨地方領導人遭當街暴打 關聯政治
- [ 01-09]涉嫌竊取近千政界人士信息 德國20歲黑客遭逮捕
- [ 01-03]德國等5國開始擔任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 [ 01-01]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表新年講話 呼吁民眾團結一心
- [ 12-28]德國外長:強烈反對在歐洲重新部署中程導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