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外交重心毫無疑問地聚焦中東地區。上個月,特朗普宣布“全面”“迅速”撤軍敘利亞的推文引起了美國中東和歐洲盟友的諸多不滿與無盡憂慮。盡管特朗普此后堅稱撤軍沒有時間表,但其撤出敘利亞的意愿并未根本改變。在此局勢錯綜復雜且己方陣營危機四伏的關鍵時刻,特朗普不得不予以更加明確的回應。 在過去的一周里,特朗普派出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和國務卿蓬佩奧這兩員心腹干將巡訪中東:博爾頓揮師以色列和土耳其,蓬佩奧則聚力阿拉伯世界八國。從訪問國家的數量和相關國家的戰略地位來看,蓬佩奧中東之行的分量顯然重于博爾頓。 蓬佩奧整個中東之行的核心目標就是進一步推進特朗普對伊朗的遏制戰略,為達成此目標,兜售熱議許久的“中東戰略聯盟”或曰“阿拉伯版北約”,以及試圖促進海合會團結是其主要路徑。 如果說蓬佩奧此行的首站約旦是“預熱”,第二站伊拉克是“加料”的話,其第三站埃及則是“重頭戲”。埃及有著扼守亞非的地緣地位,特別是在伊朗問題上與美國立場相近。蓬佩奧在開羅美國大學的演講堪稱此次中東之行的綱領與定調,即“美國在中東是一股正面力量”。 總體來看,蓬佩奧的開羅演講所貫穿的主線便是痛批奧巴馬與褒揚特朗普,通過鮮明的對比來為特朗普政府的伊朗政策辯護。蓬佩奧聲言,“在短短24個月內,特朗普總統領導下的美國已重申其在該地區作為一股正面力量的傳統角色,因為我們已從自身的錯誤中吸取了教訓。我們已重建了我們的關系。”蓬佩奧的結論是:“美國自取其辱的時代已經結束,產生如此多不必要痛苦的政策也已結束。” 正是在發表了充滿特朗普思維的開羅演講之后,蓬佩奧轉戰海合會國家。海合會國家因伊朗因素和卡塔爾斷交危機而陷入分裂狀態一年半有余且不見緩和跡象,而這恰是美國推進對伊遏制與制裁的“缺口”。 1月11日晚,美國國務院聲明指出,海合會“對打擊對地區穩定構成最大威脅的伊朗政權至關重要。”蓬佩奧在順利出訪巴林和阿聯酋這兩個追隨沙特對卡斷交的海合會國家之后,前往海合會沖突的兩大當事國卡塔爾和沙特。 盡管卡塔爾與伊朗關系密切,但美卡之間的全方位合作關系仍舊延續。蓬佩奧的卡塔爾之行助力宣示特朗普的中東軍事存在理念,即美國撤軍敘利亞并非意味著從中東抽身。蓬佩奧與卡塔爾外交大臣簽署了擴建與改造美國烏代德空軍基地的備忘錄,促使卡塔爾為此繼續追加費用。烏代德基地駐扎著1.3萬名美軍人員,是美國在中東最大的軍事基地,美卡備忘錄會極大提振盟友對美國在中東的軍事信心。 蓬佩奧訪問沙特期間,重點是力促沙卡和解,以及推進沙特對也門危機的政治解決。蓬佩奧的中東之行在對伊朗態度相對中立的阿曼落下帷幕。 盡管蓬佩奧此次中東之行訪問了8個阿拉伯國家,陣營上涵蓋反伊、挺伊和中立等三方,但實際上是“走馬觀花”。就具體雙邊關系而言,蓬佩奧此行較好地維護與發展了美國與八國之間的緊密聯系。美國雖然通過烏代德軍事基地的擴改工程,傳遞了美國在中東維持長久軍事存在的明確信號,但這距離以軍事聯盟為內核的“阿拉伯版北約”仍有不小的距離。八國雖在地理上相連成片,但在政治與軍事上的整合度頗低。蓬佩奧將美國定義為“協助”的角色,期待其阿拉伯盟友們在劍指伊朗上形成合力,但此次中東之行并未能在彌合沙卡關系、恢復海合會的團結上實現根本突破。 不僅如此,美國延緩撤軍敘利亞實際上引發了同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的不滿,這為略有恢復的美土關系再度投下陰影。美國既沒能消除北約內部的分歧,也沒能在“阿拉伯版北約”的建章立制上提出可行方案。伊朗看清了蓬佩奧此行“雷聲大、雨點小”的實質,其“美國干涉到哪,混亂就跟到哪”的強硬回懟便是明證。(鈕松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 |
相關閱讀:
- [ 01-15]新聞分析:蓬佩奧中東之行成果有限
- [ 01-15]連訪卡塔爾沙特 蓬佩奧再度斡旋斷交危機
- [ 01-10]美國務卿蓬佩奧突訪伊拉克
- [ 01-09]蓬佩奧稱美從敘撤軍不會削弱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實力
- [ 01-06]國際觀察:蓬佩奧開啟中東八國行 安撫盟友推“阿拉伯版北約”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