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3日,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嫩林線674公里處,加格達奇工務段的橋隧工在進行涵洞除冰作業。每年冬季,黑龍江省加格達奇工務段的鐵路工人都要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進行野外作業,橋隧工要對橋梁、隧道、涵洞進行除冰工作,線路工要對鐵路凍害進行整修工作,這些平凡的鐵路工人不分晝夜,堅守在鐵路線上,用辛勤的工作和不畏嚴寒的勇氣默默守護旅客回家的路。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1月23日,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嫩林線659公里處,加格達奇工務段線路工王波趴在鐵軌上看線路高低。每年冬季,黑龍江省加格達奇工務段的鐵路工人都要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進行野外作業,橋隧工要對橋梁、隧道、涵洞進行除冰工作,線路工要對鐵路凍害進行整修工作,這些平凡的鐵路工人不分晝夜,堅守在鐵路線上,用辛勤的工作和不畏嚴寒的勇氣默默守護旅客回家的路。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1月23日,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嫩林線674公里處,加格達奇工務段橋隧工杜志彪在進行涵洞除冰作業。每年冬季,黑龍江省加格達奇工務段的鐵路工人都要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進行野外作業,橋隧工要對橋梁、隧道、涵洞進行除冰工作,線路工要對鐵路凍害進行整修工作,這些平凡的鐵路工人不分晝夜,堅守在鐵路線上,用辛勤的工作和不畏嚴寒的勇氣默默守護旅客回家的路。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1月23日,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嫩林線659公里處,加格達奇工務段線路工在進行鐵路凍害整修作業。每年冬季,黑龍江省加格達奇工務段的鐵路工人都要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進行野外作業,橋隧工要對橋梁、隧道、涵洞進行除冰工作,線路工要對鐵路凍害進行整修工作,這些平凡的鐵路工人不分晝夜,堅守在鐵路線上,用辛勤的工作和不畏嚴寒的勇氣默默守護旅客回家的路。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1月23日,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嫩林線659公里處,加格達奇工務段線路工王波(左)在進行鐵路凍害整修作業。每年冬季,黑龍江省加格達奇工務段的鐵路工人都要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進行野外作業,橋隧工要對橋梁、隧道、涵洞進行除冰工作,線路工要對鐵路凍害進行整修工作,這些平凡的鐵路工人不分晝夜,堅守在鐵路線上,用辛勤的工作和不畏嚴寒的勇氣默默守護旅客回家的路。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1月23日,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嫩林線674公里處,加格達奇工務段橋隧工杜志彪在進行涵洞除冰作業。每年冬季,黑龍江省加格達奇工務段的鐵路工人都要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進行野外作業,橋隧工要對橋梁、隧道、涵洞進行除冰工作,線路工要對鐵路凍害進行整修工作,這些平凡的鐵路工人不分晝夜,堅守在鐵路線上,用辛勤的工作和不畏嚴寒的勇氣默默守護旅客回家的路。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1月23日,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嫩林線659公里處,加格達奇工務段線路工在進行鐵路凍害整修作業(無人機拍攝)。每年冬季,黑龍江省加格達奇工務段的鐵路工人都要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進行野外作業,橋隧工要對橋梁、隧道、涵洞進行除冰工作,線路工要對鐵路凍害進行整修工作,這些平凡的鐵路工人不分晝夜,堅守在鐵路線上,用辛勤的工作和不畏嚴寒的勇氣默默守護旅客回家的路。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1月23日,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嫩林線674公里處,加格達奇工務段橋隧工杜志彪進行完涵洞除冰作業后,他的睫毛因為寒冷結了冰。每年冬季,黑龍江省加格達奇工務段的鐵路工人都要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進行野外作業,橋隧工要對橋梁、隧道、涵洞進行除冰工作,線路工要對鐵路凍害進行整修工作,這些平凡的鐵路工人不分晝夜,堅守在鐵路線上,用辛勤的工作和不畏嚴寒的勇氣默默守護旅客回家的路。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1月23日,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嫩林線659公里處,加格達奇工務段線路工在進行鐵路凍害整修作業(無人機拍攝)。每年冬季,黑龍江省加格達奇工務段的鐵路工人都要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進行野外作業,橋隧工要對橋梁、隧道、涵洞進行除冰工作,線路工要對鐵路凍害進行整修工作,這些平凡的鐵路工人不分晝夜,堅守在鐵路線上,用辛勤的工作和不畏嚴寒的勇氣默默守護旅客回家的路。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1月23日,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嫩林線674公里處,加格達奇工務段橋隧工杜志彪在進行涵洞除冰作業,他的睫毛因為寒冷結了冰。每年冬季,黑龍江省加格達奇工務段的鐵路工人都要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進行野外作業,橋隧工要對橋梁、隧道、涵洞進行除冰工作,線路工要對鐵路凍害進行整修工作,這些平凡的鐵路工人不分晝夜,堅守在鐵路線上,用辛勤的工作和不畏嚴寒的勇氣默默守護旅客回家的路。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