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月24日電(記者 周舟) 美國等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醫學》雜志上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血液檢測方法,在患者出現癥狀16年前就能發現阿爾茨海默病跡象。醫生在未來有望通過這種方法快速、廉價地檢測各類神經退行性病變。 阿爾茨海默病又稱早老性癡呆,是最常見的癡呆癥類型,臨床表現為記憶障礙、失語等,目前尚無針對此病的有效療法和預防藥物。 華盛頓大學和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等機構研究人員對一些特定基因變異的人以及他們的親屬為研究對象,進行了長期跟蹤。這些人的親屬基因并沒有變異,而這種特定基因變異可使攜帶者最早在30多歲時就患上阿爾茨海默病。 在出現阿爾茨海默病癥狀的16年前,特定基因變異人的血液中就可檢測出升高的神經絲輕鏈蛋白水平,且這種蛋白水平的升高與大腦楔前葉的萎縮同步,楔前葉與記憶有關。神經絲輕鏈是構成神經元內骨架的結構蛋白。腦神經元受損或死亡時,這種蛋白質會進入腦脊液,從而進入血液。 研究人員說,腦脊液中這種蛋白質水平升高是腦細胞受損的明顯證據,但獲取腦脊液需要脊椎穿刺,既不方便,也不經濟。而新開發的血檢方法方便、快捷又經濟。 參與研究的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布賴恩·戈登說,這種蛋白標記物并不限于提前發現阿爾茨海默病,多發性硬化癥、腦創傷等多種神經疾病都會導致這種蛋白水平升高。未來有望通過觀察這種蛋白水平,快速、廉價地檢測各類神經退行性病變。 |
相關閱讀:
- [ 01-09]新研究說鳶尾素可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 [ 07-27]美研究發現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加重的因素
- [ 07-12]人為什么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病?美科學家揭開病因
- [ 06-26]研究稱阿爾茨海默病可能與皰疹病毒有關
- [ 09-21]中老年人健忘加劇 要警惕阿爾茨海默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