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綜藝《遇見你真好》上周五在浙江衛視首播。實際上,近期熒屏出現了大量生活觀察類節目,如《我家那閨女》《女兒們的戀愛》《戀夢空間》等,這些節目涉及各類情感關系,容易吸引觀眾,但同時也容易陷入同質化的爭議,有網友調侃制作者“拿的是同一本說明書”。如何創新已經成了它們共同要面對的問題。 《遇見你真好》等生活觀察節目熱度延續 今年以來,生活觀察類節目數量繼續井噴,這是去年熱潮的延續,成為熒屏的一大風口。它們都由“真人秀加演播室”兩個部分組成,參與節目的都是藝人與素人相結合,節目主題涉及現實中各種不同的關系。 節目《遇見你真好》全程在深圳錄制,挑選不同性格、職業和生活背景的四個男生和三個女生,邀請他們入住在一棟靠海的“遇見小屋”里,看看有什么故事會發生……而在真人秀之外,節目還設置了演播室的第二現場,由寧靜等藝人和嘉賓的親友坐鎮,大家通過觀察素人單身男女日常相處的生活細節,進行推理分析和預測情感走向,帶領觀眾共同破解“戀愛密令”——目前看來,“順從自己的內心”應該是戀愛的天然常態。 《我家那閨女》里,吳昕、袁姍姍、傅園慧、何雯娜等來自文藝、體育領域的嘉賓,展現自己的單身生活,他們的父親則坐在演播室中進行討論。目前衍生出來的話題有網絡暴力、職場女性的心態、社會關系單一的女性如何構建自己的社交圈等問題,都能讓觀眾從中有所啟發。 《女兒們的戀愛》則邀請了Selina(任家萱)、任容萱姐妹,沈夢辰,傅園慧等人擔任嘉賓,由各自的父親在演播室針對女兒們的戀愛等生活細節進行觀察評說,探討代際溝通的煩惱。 和《遇見你真好》一樣,《戀夢空間》也邀請了素人男女嘉賓在節目中“談戀愛”,韓雪、張博等藝人坐鎮演播室展開分析推理,節目觸及了戀愛關系中的社交困擾,受關注度不低。不過,這檔節目被指“濾鏡太厚”,“為了營造浪漫氣氛,調色過度”。 素人讓觀眾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影子 去年,《心動的信號》《我家那小子》《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節目相繼走紅,且在播出時間上搶了先,如今這些新節目雖然有吸引力,但容易被指為“低配版”,因為它們在模式上相似,依然是利用藝人作為賣點,而新一批節目邀請的對象轉變為素人,在高顏值、有鏡頭感之外,素人最大的價值就是表現自然,很容易變成每一個觀眾的影子。 其實,這些節目最大的看點就在于“求真務實”。 首先是嘉賓表現的“真實”和接地氣,真人秀部分秉承“真實記錄”的原則,最大程度減少劇本干擾,嘉賓們將真實展現自己的生活。這要區別于以往戶外真人秀中的熱鬧、嘈雜和浮夸。 其次是節目所引發的社會話題,使普通觀眾由此對照思考自身的實際生活,從而對觀眾的人生有所幫助。 演播室則相當于觀看的“第二視角”,負責揭秘真人秀、提升主題、制造話題、拋出金句,努力與觀眾形成共鳴。比如,《我家那閨女》里的吳昕在事業和家庭之間的糾結就曾引發熱議,道出了許多女性心中的困惑。 記者觀察 原創力想像力不足怪圈怎么破? 生活觀察類節目源于外國,國產綜藝在將這個類型的節目本土化之后,節目主題主要集中在社交、戀愛觀察類與代際溝通觀察類兩個大的板塊。對于這種借鑒模仿,有觀眾曾經調侃“制作者拿了同一本說明書”。 目前看來,已經播出的幾個節目形式上的大同小異正在消耗觀眾的新鮮感,它們區別似乎只是在于嘉賓數量的多少……而嘉賓的表現能否真正讓觀眾感同身受,就成為節目制勝的關鍵。 向未來展望,《心動的信號》今年將推出第二季,《喜歡你,我也是》也在籌備中。而《女兒們的男朋友》《我家有女初長成》等都將步《女兒們的戀愛》的后塵,瞄準代際溝通問題。這些節目如何創新將是一大挑戰,否則可能會陷入“同質化”的怪圈。 另外也有人認為,目前生活觀察節目的想象力和原創力不足,其涉及的人物關系、情感應該更為廣泛多元,而不僅是停留在父女相處、男女戀愛的層面上。因為生活紛繁復雜、關系林林總總,節目制作者有太多的發揮空間了。 創作者需要更加深入生活和群眾,從生活中出發去感受和創作,或許能開拓出更廣闊的天地,給人帶來真實、有煙火氣、有啟發的正能量。比如,職場關系亟待被重點關注,因為它包含的關系元素豐富而富于變化,更是現代許多人心中的痛點和疑惑點,極具發揮空間。(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俊) |
相關閱讀:
- [ 01-23]《遇見你真好》本周首播 寧靜自告奮勇成首個“偵察員”
- [ 01-19]《我家那閨女》引熱議 親情觀察化解心結
- [ 01-15]《我家那閨女》播出兩期掀起“閨女熱潮”
- [ 01-11]《女兒們的戀愛》即將開播 Selina姐妹加盟受關注
- [ 01-02]社交戀愛觀察秀《戀夢空間》聚焦城市青年社交戀愛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