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須抱團應對氣候變化(環球熱點) 楊 寧 徐瑩瑩 近日,達沃斯全球經濟論壇發布最新《全球風險報告》稱,無論是從概率還是影響力來看,環境威脅都是2019年世界面臨的最大風險。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 行動刻不容緩 近年來,氣候變化引發的災害在全球范圍內頻現,世界深受其害。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1月2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約6000萬人生活受到極端天氣影響,1萬多人死于各類自然災害。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網站2018年12月30日報道,2018年是嚴重自然災害頻發的一年,創紀錄的山火和罕見的暴雨襲擊了美國。9月,颶風“弗洛倫斯”和“邁克爾”在一個月內相繼襲擊美國東海岸,造成嚴重損失。11月,美國加州歷史上最致命、最具破壞性的山火“坎普”將北部的天堂鎮夷為平地。 印度氣象局發布的最新《印度2018年氣候聲明》報告指出,印度過去19年來氣溫顯著升高,導致近年天然災害明顯增加。如果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印度到2040年將面臨災難性后果。 1月11日,全球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一篇題為《海洋變暖的速度有多快?》的研究顯示,地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升溫。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的研究表明,南極洲的融冰速度是上世紀80年代的6倍,這可能危及全球的海岸線。 1月16日,《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到2050年,因氣候變化導致的糧食短缺,將使全球成年人死亡人數凈增加約52.9萬。而截至2030年,氣候變化將致使約1億人陷入極端貧困,而貧困將使人們更容易受健康問題侵擾。 “與環境相關的風險正在讓世界夢游般地走向災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21日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風險報告》顯示,環境問題連續第三年在“世界風險榜單”中占主導地位。 全球氣候變化的種種跡象正不斷向世界各國的人們敲響警鐘,氣候變化問題治理行動刻不容緩。 治理道路曲折 “我們依然看到補貼化石燃料的做法,碳定價機制還有待發展,甚至很多人還在懷疑氣候變化是否真的是一個威脅。”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4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會發表特別致辭時說,氣候變化是近期全球面臨的最重要的系統性風險,但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政治意愿仍然薄弱。 聯合國未來地球科學計劃中國委員會委員王義桅教授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既要發展又要保護環境,這對矛盾問題是當前全球氣候變化治理問題面臨的最大困難。“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這一治理原則令先發展起來的發達國家感到不滿。 據法新社2018年12月8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巴黎氣候協議為“可笑且代價極為高昂的協議”,呼吁將其終結。2017年6月,美國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并重啟化石燃料開采計劃,引發了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 2018年11月28日,據英國《衛報》報道,巴西宣布不再舉辦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對正在攜手應對全球變暖問題的全球各方來說是重大打擊。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認為,美國在有關承諾方面出爾反爾,為全球氣候問題治理帶來了負能量;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的欲望強烈,但耐心不足;全球氣候治理問題目前缺乏在價值理念、技術手段、資金籌措等方面具有相應能力和水平的領導者。以上因素都為該問題的治理帶來了阻力。 未來任重道遠 世界各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共識正逐漸形成。 2018年10月8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的《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指出,如果氣候變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預計全球氣溫在2030年至2052年間就會比工業化之前水平升高1.5攝氏度。 “原來談氣候變化爭來爭去都是在爭歷史責任的問題。這份報告從未來倒推到現在應該怎么發展,體現了‘從后天看明天,而不是從昨天看明天’的思維方式。”王義桅分析稱。 在上述報告發布幾個小時之后,美國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和保羅·羅默獲得了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的獲獎理由是將氣候變化和技術創新納入長期宏觀經濟分析中。 對此,潘家華認為,主流經濟學界把諾貝爾經濟學獎授給把氣候變化納入研究的學者,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時也表明,在氣候變化經濟學的領域中,很多工作確實極其富有挑戰性,任重而道遠。 2018年12月16日,在波蘭舉行的聯合國卡托維茲氣候變化大會正式閉幕,與會各方一致通過了實施《巴黎協定》所必要的細則。 據日本NHK電視臺2018年12月17日報道,新通過的細則決定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所有國家必須就溫室氣體減排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詳細匯報,并由專家每2年進行1次驗證。這一細則還規定,發達國家必須在盡可能的范圍內向聯合國匯報準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多大程度的資金援助。 在卡托維茲氣候變化大會期間,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報道,世界銀行宣布,將加倍應對氣候變化的投資總額,增額后達到2000億美元。世界銀行發表聲明說,這項針對2021年至2025年的增資計劃代表了世界銀行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希望借此向全球發出信息,共同對抗全球變暖。 潘家華指出,《巴黎氣候協定》所明確的目標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共識所明確的低碳、零碳的信號已經在市場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加上技術創新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我對氣候治理的未來持非常樂觀的態度。” |
相關閱讀:
- [ 01-28]7萬歐洲民眾在布魯塞爾游行 呼吁關注氣候變化
- [ 01-25]聯合國秘書長:應對氣候變化的政治意愿仍然薄弱
- [ 12-17]中國展現應對氣候變化引導力
- [ 12-03]聯合國卡托維茲氣候變化大會開幕
- [ 11-25]美報告確認氣候變化給美國帶來多重損害 白宮反駁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