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居民”吃餃子收“紅包”
1月31日,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內,非洲環尾狐猴、赤猴以及南美洲松鼠猴等靈長類“居民”收到飼養員為其準備的餃子與“紅包”。圖為非洲環尾狐猴與南美洲松鼠猴共同享用蔬菜“紅包”。

“國寶”川金絲猴與重慶市民見面
1月26日,川金絲猴“成成”(右)與“玉玉”在猴館內覓食。
當日上午,重慶動物園金絲猴館三只“川金絲猴”正式與市民見面。川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物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此次重慶動物園引進的三只川金絲猴為一家三口:12歲的成年公猴“成成”,8歲的成年雌猴“玉玉”以及半歲大的雄性幼猴“丁丁”。

大熊貓寶寶賀新春
這是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拍攝的大熊貓寶寶(1月31日攝)。
當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2018年新生熊貓寶寶集體亮相,為新春佳節送上“萌萌的祝福”。

廣州7年成功繁育存活150只朱鹮
廣州長隆飛鳥樂園于2011年和2013年從浙江德清下渚湖和日本佐渡分別引進4只、7只朱鹮,并于2012年在廣州成功實現繁殖。7年間,飛鳥樂園共繁育存活150只朱鹮,形成華南地區最大朱鹮種群。據介紹,2018年出生的18只朱鹮羽毛已經由灰變白,將于新年期間與游客見面。

北極熊“夢龍”武漢相親
1月31日,一只名為“夢龍”的北極熊在武漢海昌極地海洋公園海洋館玩耍。春節期間它將與園內的另一只北極熊“靜靜”一道為游客送上新年祝福。除此之外,“夢龍”還有一個使命——相親。“夢龍”是一位高大的“帥哥”,來自遙遠的俄羅斯,武漢海昌極地海洋館里的“靜靜”是一頭母熊,兩只熊在確定成為伴侶之前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相處與磨合。

大熊貓寶寶迎新春
1月29日,大熊貓寶寶“隆仔”準備品嘗為它們特制的煎堆和油角。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2018年7月出生的兩只大熊貓寶寶“隆仔”和“婷仔”即將迎來出生后的第一個農歷新年。當日是臘月二十四,是廣東年俗“開炸”的日子,園方特意為“隆仔”和“婷仔”準備了用竹粉特制的煎堆和油角,為它們迎接新年。

天津一商場還原80、90年代家庭過年場景
1月26日,一場名為“春節年代秀”展覽在天津熙悅匯舉行。現場1:1還原了80、90年代天津家庭及街道胡同的過年氣氛場景,以滿滿的“懷舊風”讓參觀者感受中國改革開放后,時代發展的脈搏與生活的變遷。

吉林小山村刮起“土味”時尚風
這是1月23日在吉林省舒蘭市上營鎮馬鞍嶺村二合屯村民李志誠家中拍攝的茶壺。

成都街頭智能安保機器人吸引民眾駐足
1月28日,成都IFS廣場周圍三臺巡邏的智能安保機器人吸引過往民眾駐足。機器人遇到前方有阻擋會自動避讓,并提醒過往民眾自己正在巡邏。

圓明園大宮門百年來首次亮相 有望向公眾開放
1月28日,在新時代圓明園發展思路專家研討會上,圓明園公布大宮門考古遺址發現成果,包括大宮門遺址、東西門罩遺址、金水橋遺址、河道遺址等。近期,圓明園將啟動對大宮門片區的保護工程,未來這里將有望分三部分展覽對公眾開放。圖為大宮門遺址發掘現場發掘出的河道遺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