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阿聯酋亞洲杯降下帷幕之后,亞洲足壇進入了新一輪世界杯備戰的周期。由于2022年世界杯的東道主是卡塔爾,這一屆世界杯亞洲區的競爭恐怕將是史上最激烈的一屆。對于中國足協來說,如今要想實現殺入2022年世界杯決賽圈的目標,除了亞洲杯后科學重建國足、多管齊下培養國腳之外,還需要在亞洲足壇進行一番“外交”的布局和博弈。 2022世界杯提前擴軍48隊難 國足需保亞洲前8才能成40強賽種子 國際足聯近日公布了最新一期國家隊排名,中國隊從原來總排名第76位升至第72位。不過在亞洲榜單上卻是不升反降,國足從亞洲第7位滑落至亞洲第8位。這個結果,顯然是因為國足的亞洲競爭對手進步太快。伊朗隊、日本隊、韓國隊、澳大利亞隊依然雄踞亞洲前4,但捧得本屆亞洲杯冠軍的卡塔爾隊卻一舉躍升到亞洲第5位。另外,本屆亞洲杯的東道主阿聯酋隊也超越了國足名列第7位,所以國足滑落至第8位。 亞洲杯結束后,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將提上議事日程。2022年世界杯按原定計劃是有32支球隊參加決賽圈,不過從去年開始就有消息稱,國際足聯(FIFA)主席因凡蒂諾有意將2026年世界杯擴軍到48隊參賽的計劃提前實施,FIFA方面的說法是要同卡塔爾組委會進行溝通,并于今年3月左右最終確認。 其實因凡蒂諾這么做,無非是想在今年的FIFA主席競選上獲得連任。從目前最新的情況來看,因凡蒂諾成為了競選FIFA主席報名截止后唯一候選人,這也意味著他在今年6月成功連任毫無懸念。在這個“政治問題”解決后,因凡蒂諾恐怕不會再鼓吹2022世界杯提前擴軍48強。畢竟,卡塔爾無法單方面承辦一屆有48支球隊參賽的世界杯,而他們近年來與周邊鄰國關系緊張。在1月的亞洲杯期間,因凡蒂諾親臨阿聯酋觀賽,其間已就此問題與亞足聯和卡塔爾方面進行了溝通。 如此一來,2022年世界杯的亞洲區預選賽繼續按照32強的規模來設計游戲規則是大概率的事情。根據亞足聯之前的競賽規則,2022年世預賽的分組抽簽與FIFA國家隊排名息息相關。40強賽階段的賽事將從今年9月開始,屆時40隊將分成8組,每組頭名和4個小組成績最好的第2名晉級12強賽階段。40強賽的分組抽簽必然按照9月之前的最新世界排名來定種子隊,國足屆時只要保持亞洲前8就肯定能成為種子隊,從而避開7支新舊強隊,晉級12強賽的理論機會自然大增。當然,從本屆亞洲杯各隊的進步和人才儲備來看,國足即使成為40強賽種子隊,依然沒有輕敵的資本。 杜兆才今年4月單挑鄭夢奎 中國不排除放棄2023年亞洲杯主辦權 除了國足重建后要確保硬實力維持在亞洲前8,中國足協今年還要傾力于爭取在亞足聯的話語權。亞足聯定于今年4月6日在吉隆坡舉行第29屆亞足聯代表大會上改選亞足聯執委會,包括亞足聯主席、5名副主席、6名國際足聯理事會理事以及其他14名亞足聯執委會成員,任期為2019年至2023年。 亞足聯現任的5名副主席分別代表西亞、東亞、南亞、東盟和中亞,其中東亞區的副主席為韓國足協主席鄭夢奎。目前根據亞足聯確認的提名,參加今年4月東亞區副主席競選的共有4人,包括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足協黨委書記杜兆才、現任副主席鄭夢奎和來自關島、蒙古的兩名候選人。此外,亞足聯還公布了包括杜兆才在內的9位代表將競選6個國際足聯亞洲區理事的席位。 之前,中國足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張劍獲選為FIFA的亞洲區理事,任期到今年結束。雖然張劍成為FIFA官員是中國足球外交難得的亮點,但過去兩年他并沒有給中國足球帶來太多積極變化。事實上,亞足聯副主席的位置對中國足球提升“軟實力”更具實際意義。尤其今年9月就將進入2022年世界杯的40強賽周期,因此上半年杜兆才如果能競選東亞區副主席成功,那么中國足球的沖擊之旅或許能掃除更多人為障礙。 自蔡振華淡出足球圈后,杜兆才一直扮演著中國足協新掌門的角色,他主導了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和青訓的一系列改革。杜兆才此次競選亞足聯副主席,雖然說不能與當年張吉龍把持亞足聯第一副主席的地位相提并論,但在如今中國足球弱勢的背景下,中國足壇的確需要一位能深入亞足聯核心領導層的中國人。如果杜兆才競選成功,將成為第一位中國副部級官員擔任亞足聯的管理層。 毫無疑問,杜兆才目前的最大對手就是鄭夢奎。在本次亞洲杯期間,杜兆才已經去了阿聯酋與亞足聯的領導層、各主要國家的足協負責人有過交流,他收獲的支持不會比鄭夢奎少。 另外,亞足聯目前仍然未決定2023年亞洲杯的主辦國。根據此前的申辦程序,目前只剩下中韓兩國,預計將于今年5月揭曉。如果從硬件和承辦大型賽事的經驗來看,中國將大概率擊敗韓國。但韓國自1960年開始就再也沒有承辦過亞洲杯,2017年又承辦過U-20世青賽,具備舉辦亞洲杯的迫切需求和能力。從整體博弈的策略來看,中國足協不排除放棄“2023年亞洲杯”。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