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2月10日電(記者吳文詡)如今,“大年三十看春晚,正月初一看電影”已經成為國人過年的“新節奏”。因為周期長、流量大、合家歡等原因,“春節檔”正成為國產電影的“兵家必爭之地”。 今年的“春節檔”,《流浪地球》等8部大片扎堆上映,題材多樣,競爭激烈。然而,不同于業界所關注的整體收益未達預期、科幻電影實現突破等話題,對普通觀眾而言,今年“春節檔”的普遍感受是“電影票變貴了”! 據貓眼數據統計,2019年2月5日正月初一,國內電影市場總票房14.39億元(含服務費),共出票3189.9萬張,其中超過91%屬于網絡出票,全國平均票價約為45.1元,較去年同期上漲約15%。 “過年看個電影怎么這么貴,一家四口人要五百多元。”正月初二下午,正在北京某商場電影院兌換電影票的王先生告訴記者,“我們準備看16點半的《流浪地球》,140塊錢一張票,其他場次也不便宜。”多位受訪觀眾表示,今年“春節檔”電影漲價明顯,各種購票app上很難再買到便宜的電影票。 記者觀察發現,此次票價上漲,三四線城市觀眾感受最為明顯。“我家小縣城平時28元,春節45元”“老家四線城市,一張2D電影票竟然要七八十”“坐標河南固始縣,《瘋狂的外星人》最貴68,便宜的也要56.9”……社交網絡上,不少網友分享了類似的經歷。 “春節檔”電影票為何漲價?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供需關系的變化和“票補”力度的減少是主要原因。春節期間,非一線城市人口大量回流,為當地電影院帶來觀影高峰。對于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小影城來說,平時上座率“慘淡”,出于盈利甚至生存考慮,在“春節檔”漲價是必然選擇。此外,盡管當前線上購票已成為主要購票方式,但今年片方投放的線上價格補貼力度大減,直接導致了票價上漲。 據了解,電影票變貴引發的不只是觀眾吐槽,也對整個“春節檔”電影市場帶來一定影響。據貓眼數據統計,盡管2月5日正月初一總票房刷新了國內單日票房紀錄,但從2月6日正月初二起,票房下滑明顯,6日總票房9.9億元,比去年同期倒退近4000萬元。在觀影人數方面,相較于2018年正月初一3263萬張的出票量,今年選擇在大年初一去電影院的觀眾少了73.1萬人,場均觀影人次也從去年的約84人下降到約62人。 “看電影本是春節期間一件樂事,但遠超平日水平的票價給人們添堵,會影響觀影體驗。在如今娛樂消費選擇日趨多元、觀眾越來越難討好的情況下,趁著觀影高潮‘割韭菜’,有可能會透支消費者對于今后‘春節檔’的期望。”四川成都一名影院管理人員表示。 |
相關閱讀:
- [ 02-09]2019中國建筑行業(平潭)發展論壇今日開幕
- [ 02-08]努力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作出原創性貢獻
- [ 02-08]【回眸與展望】金山鎮:產業發展 生態引領 教育推進 鋪就富美康莊路
- [ 02-07]【回眸與展望】 山城鎮:全力服務企業發展 奮力建設幸福民生
- [ 02-06]春晚引觀眾熱議:緊扣民生熱點 記錄新時代發展步伐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