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6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楊莊鎮馬街村,66歲的張滿堂(左)和99歲的藝人余書習在“藝人之家”敘舊。從元代起,每年正月十三,全國各地的說書人負鼓攜琴,來到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楊莊鎮馬街村,在麥田里以天作幕、以地為臺,吹拉彈唱。700多年來,這一傳統一直延續,稱作“馬街書會”。2006年,馬街書會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馬街書會的傳承延續,離不開馬街村人的奉獻。通常正月初九開始,全國各地的藝人就在馬街村匯集。村民們會為藝人們無償提供食宿等幫助,這其中就包括66歲的張滿堂。每年,他都會自發接待趕會的藝人;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張滿堂還建起了“藝人之家”和“馬街曲藝研究中心”,搭建起藝人交流切磋的平臺。慢慢地,張滿堂和一些藝人成了“老友”,藝人也自發把張滿堂家當作書會期間落腳的首選。新華社記者馮大鵬攝

2月15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楊莊鎮馬街村,來自全國各地的藝人在“藝人之家”切磋交流。新華社記者馮大鵬攝

2月16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楊莊鎮馬街村,張滿堂的母親(左)為正在忙碌的張滿堂送上一盒牛奶。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

2月16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楊莊鎮馬街村,張滿堂駕著三輪車去書會現場。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

2月15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楊莊鎮馬街村,一位藝人在“藝人之家”表演。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

2月16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楊莊鎮馬街村,66歲的張滿堂(中)在“藝人之家”看望他的“老友”。新華社記者馮大鵬攝

2月16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楊莊鎮馬街村,66歲的張滿堂(前排左二)在書會現場觀看99歲的藝人余書習(前排左三)演出。新華社記者馮大鵬攝

2月16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楊莊鎮馬街村,66歲的張滿堂(右)和99歲的藝人余書習在“藝人之家”敘舊。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

2月16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楊莊鎮馬街村,66歲的張滿堂(右二)看望他的“老友”。新華社記者馮大鵬攝

2月16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楊莊鎮馬街村,99歲的藝人余書習(右一)在書會現場演出。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