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20日電(記者 邱宇)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你回老家買房了沒有?那里的房價漲了嗎?2019年,你是想繼續“漂”在工作的城市,還是愿意回老家安定下來? “漂一族”回老家買房 在北京“漂”了兩年后,24歲的李元考慮回老家重慶發展。 她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做運營,想離開是因為“在北京買不起房,房租太貴,工資太低,一年存不下5萬塊錢,每天活得就像田里拉車的牲口。” 2018年春節前,李元拿父母的積蓄在重慶買了一套100平左右的新房,總價100多萬。與北京動輒四五百萬的價格相比,壓力小了不少。 像李元一樣回老家買房的“漂一族”不在少數。 諸葛找房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期間考慮購房的人群中,近七成愿意回老家購房。熱門城市集中于老家的省會城市和地級市,縣城樓市需求較淡。 23歲的羅可誠也在北京工作,他的老家是河南安陽,近期計劃去省會鄭州買房。 “一是鄭州離家近,二是省會城市房價有上漲空間,三是將來如果回省內發展,可以用作婚房,如果在外面發展,也是不錯的固定資產。”他說。 羅可誠說,2016年以前,鄭州房價不到1萬,2016年和2017年猛漲到1.5-2萬,2018年整體比較平穩,在他看來,今年是買房的好時機。 在回老家買房的人群中,90后、95后的年輕人占相當大的比例。 根據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數據,90后及95后已成為返鄉置業的中堅力量,占比共達62.1%,80后占比為20.0%。隨著90后一代進入成家立業的年齡,購房剛需逐漸顯現,返鄉置業的需求也較為強勁。 返鄉置業熱潮降溫 每年春節前后是返鄉置業的旺季,不過,與2018年相比,今年的返鄉置業熱潮有所降溫。 李元記得去年春節買房的時候,重慶樓市特別火爆,新房普遍比二手房便宜,周圍的人都說“買到即賺到”,中介在朋友圈發布著各種“一房難求”的消息。 “售樓處全是熙熙攘攘的人,想跟中介和置業顧問聊,要先發200塊錢微信紅包,否則沒人理。”李元說。100套房子,1000人排隊,她花了5萬茶水費才終于搶到一套。 今年春節,周圍沒有太多人買房了,樓層隨便挑。中介開始頻繁聯系李元,問是否需要買別墅,還主動邀約下午茶,與之前判若兩人。 現在,李元一個人每月還著5000塊錢的房貸,她擔心當時買在了高點。“通過買房,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堆人瘋狂擠的事情,準沒好事。”她說。 與重慶等新一線城市相比,很多三四線城市的降溫幅度更大。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1月份,4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31%,同比下降14%。其中,三四線城市同比降幅最大,達到21%,返鄉置業大降溫。 另據58同城、安居客《2019返鄉置業調查報告》,今年雖然還有近52.7%的人群有返鄉置業的意愿,但是相比于去年的58.7%占比還是出現了很明顯的跌幅。 更多購房者選擇觀望 返鄉置業熱潮有所降溫的原因是什么? “去年春節期間,因為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帶動板塊輪動推動三四線城市出現返鄉置業高峰。”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但去年下半年以來,整體樓市開始退燒,特別是棚戶區改造的需求下滑,引起三四線城市樓市降溫。 他說,這導致今年春節,購房者愈加理性,許多三四線樓市在2019年春節期間開啟了觀望模式,也使很多重倉三四線城市的房企銷售乏力。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19年樓市調控政策,再次強調了“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在隨后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住建部對2019年樓市調控提出“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并強調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變。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認為,在“房住不炒”的觀念影響下,返鄉置業人群中炒房者的身影幾無蹤跡,更多人的置業目的集中在改善家鄉父母的居住生活、為自己在家鄉留下一處居所。 2019年樓市怎么走? 此前有多名業內人士分析說,2018年8月全國樓市上漲達到頂峰后,“金九銀十”不再,樓市價格出現調整跡象,拐點已經開始出現。 關于2019年的房價走勢,張大偉說,預計未來幾個月,二手房價格的下調城市和下調幅度將繼續加大,部分城市的新建住宅也將逐漸開始調整。 “除非信貸政策有明顯調整,否則2019年房價或將持續下調。”張大偉說。 從成交量來看,易居研究院研究員沈昕表示,預計2019年一季度40個典型城市成交將繼續萎縮。 “分城市類別看,一線城市由于目前成交量能已處于低位,有企穩的跡象;東部二線城市后續將繼續降溫,其他地區的二線城市以及三四線城市的成交量則面臨較大的下跌風險。”沈昕說。 “需要提醒返鄉置業人群的是,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由于經歷了一輪“棚改”去庫存,房價大都處于近幾年的高點,甚至部分城市的房子已經從高點開始下行。”張波說,買房時需要多了解房價變動,不要急于出手,更不能有“炒房”短期獲利心理。(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完) |
相關閱讀:
- [ 02-19]【新春走基層】人才落戶公司立業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發展勢頭迅猛
- [ 02-19]港澳輿論熱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
- [ 02-19]放大“一國兩制”紅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路線圖釋放多重發展信號
- [ 02-19]春日云霄縣喜迎現代農業發展“開門紅”
- [ 02-19]從故宮燈會看“傳統文化”創新發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