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6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5日報道,為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讓學生們專心學業,日本文部科學省曾經出臺規定,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進校。然而近期,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柴山昌彥卻明確表示,將重新審視該規定。這一話題引發日本社會熱議。 報道稱,大阪府教育廳已經決定,從4月開始允許府內公立中小學的學生帶手機入校,并向市町村教育委員會發布了防災等緊急狀態下使用手機的指導方針。 去年,大阪北部發生地震時,正好與中小學生上學時間重合。此后,很多家長要求學校允許學生帶手機入校,以確認他們是否安全。 日本文部科學省了解到這一動向后,決定重新研究“原則禁止”的規定。按照日本文部科學省2009年出臺的規定,教學活動不需要中小學生攜帶手機入校,原則上禁止學生帶手機入校。 而根據日本各地教委和學校透露的信息,“原則嚴禁中小學生帶手機入校”的規定有可能解禁。 不少日本民眾認為,允許中小學生帶手機入校,可以滿足緊急聯絡等需要。 可是,也有一些民眾認為,即使災害等需要緊急聯絡的情況下,如果過于依賴手機,不掌握全面的避險方法,反而會影響學生們的安全。學校和家庭增強責任感,好好教導學生手機使用規則和正確的避險方法才是正道。 近十年來,日本手機的普及率大幅上升。小學生的手機持有率已經從10年前的約2成,急速上升到約6成。中學生的手機持有率也從10年前的約5成上升到約7成。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放學后上補習班方便,也會讓孩子隨身帶著手機。 因此,日本文部科學省10年前的規定,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名存實亡。現在要求“解禁”的聲音,更多來自家長。 文章稱,互聯網時代,手機作為重要媒介,早已從聯絡工具變成了社交工具、娛樂工具。然而,手機在給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過度依賴的問題。很多日本成年人尚且不能“掙脫手機”,何況是自控能力還比較薄弱的中小學生。 而且,日本移動互聯網上層出不窮的暴力、色情信息,也對中小學生造成了極大威脅。2006年至2015年,因網絡欺凌而自殺的人數達到日本總自殺人數的33%,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學生。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的載體,在其中發揮了負面作用。 另一方面,即使是發生地震等災害時的緊急聯絡,從以往情況看,也很可能因為通訊中斷等無法實現。 所以,不僅日本中小校園要對學生的手機使用有所規范,即便是家長,也不能放任孩子無節制使用手機。日本對攜帶手機入校園從“原則禁止”一下切換到“完全放開”,有待商榷。 |
相關閱讀:
- [ 08-29]法國將禁止中小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
- [ 05-04]美國中小學生走進中國駐紐約總領館感知中國
- [ 10-27]日本不上學中小學生人數創新高 多因心理問題
- [ 03-17]韓媒稱韓國中小學生取消赴華旅行計劃
- [ 08-27]英國中小學生太多學校不夠用 學校屋頂當操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