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精彩圖片> 正文
      分享到:

      黑土地上感受“中國飯碗”新變化

      2019-03-12 07:12:3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周冬  
      虎林市金健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文勝在展示具備衛星定位功能的大機械(3月7日攝)。海倫市前進鎮自新村大豆種植戶付正武種了4000畝大豆,品種就是李艷華培育的東生7和東生17,畝產量達400斤,蛋白含量在40%以上。

      新華社哈爾濱3月11日電 題:黑土地上感受“中國飯碗”新變化

      新華社記者王建、楊喆、苑欣芳

      萬物復蘇的春天,有“中國飯碗”之稱的我國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到處是備春耕的熱鬧景象。

      記者采訪感到,在這片黑土地上,“科技范兒”更加足了,“綠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優質種子更加“吃香”……

      黑龍江省黑河市嫩江縣一展館展出的農產品(3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王建攝

      “藏糧于技”:科技改變耕作

      “現在這拖拉機,在地里不用把方向盤,都走得溜直!”在虎林市寶東鎮太興村,虎林市金健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文勝很是得意。

      在合作社院里,數臺大型農機具已檢修好,再過一段時間便可在春耕中派上用場。登上一臺拖拉機,駕駛室內各種按鈕、拉桿讓人眼花繚亂。李文勝給記者演示起衛星定位功能,一邊介紹:“這個屏幕就可以顯示這臺拖拉機的位置情況,比如我們要求播種間隔18厘米,那前后絕對差不了,保證精量播種,比以前小四輪播種效果強多了。”

      除了衛星定位大農機,李文勝還夸耀起了合作社近年購進的一臺自動噴灑農藥無人機:“以前打藥得雇四五個人,現在就用一個人,在地頭拿手柄控制就行,沒藥了無人機還能自動返航。”

      這是虎林市金健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里的水稻自動插秧機(3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苑欣芳攝

      科技的力量正改變傳統的備春耕方式。過去水稻催芽,農民都是在自家屋內用塑料布、棉被捂住種子,費心勞神,且出苗慢、出苗率低。如今,水稻智能化催芽在黑龍江已廣泛推開。

      在雞西市雞東縣金達萊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長李永男領著記者參觀其水稻智能程控催芽車間:“瞧,每個箱體內有多個感溫探頭,探頭采集的數據傳輸到顯示儀上,然后再傳到電腦上,工作人員在電腦邊就能控制箱體溫度,實現恒溫。”

      近年來,黑龍江持續向農業科技要產能,實施“藏糧于技”戰略。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7%左右,水稻智能化催芽車間有1000多個。

      推進“三減”:唱響“綠色”發展

      在密山市密山鎮新河村,多座大棚正著手培育辣椒苗。“我們平常用的都是有機肥,采用噴灌和滴灌結合。綠色是必須的。”密山寶匯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谷慧林說,通過打“綠色牌”,他們種植的辣椒供應國內知名辣醬生產企業,并遠銷韓國。

      春節過后,綏化市慶安縣久勝鎮久陽村村委會主任孫廣帶領村民來到哈爾濱市一家有機肥生產企業考察,預訂了4000噸有機肥。孫廣說,以前為了增加產量,不少農民患上了化肥農藥“依賴癥”,隨著市場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他們開始使用有機肥,產“綠色糧”。

      黑河市孫吳縣樺林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通過輪作,在減少化肥的情況下,產量不降反增。合作社理事長吳德顯說,2017年種玉米的地塊,2018年種大豆,每公頃化肥使用量減少200多斤,去年大豆畝產量達到400斤。

      “以前我們注重增產,現在注重品質。”吳德顯說,綠色安全農業是今后的發展方向,今年還將繼續實施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的“三減”行動。

      虎林市金健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文勝在展示具備衛星定位功能的大機械(3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楊喆攝

      近年來,黑龍江省通過推廣多種技術方法,全面深入推進農業“三減”。2018年,黑龍江省農業“三減”高標準示范面積達到3500萬畝,今年預計達到4000萬畝。

      優選“種子”:追求“品質”農業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產出好不好,種子很關鍵。記者調查發現,品種紛雜、育種能力弱等制約農業發展的狀況正在改變。

      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秦家鎮秦家村,種糧大戶崔明在育秧大棚里忙活起來。崔明說,與過去相比,更加重視優質品種的選擇。

      春節過后,崔明就預訂了100多畝的“綏粳18”長粒水稻品種。“過去種植圓粒品種,國家收購不愁賣,現在要想賣上好價格,就得選擇優質品種。”崔明說,他和當地一家企業簽訂了水稻收購協議,每斤比市場價高出2毛錢。

      這是密山市密山鎮新河村辣椒種植大棚里的灌溉設備(3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苑欣芳 攝

      記者了解,“綏粳18”具有產量高、品質好、抗倒伏的特點,越來越受到農民歡迎,全省推廣面積超過1000萬畝。

      大豆育種專家、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李艷華剛完成在海南省的育種工作,回到海倫市。“經常有農民來問,我培育的高產高蛋白品種產量如何,在哪兒能買到?”李艷華說。

      海倫市前進鎮自新村大豆種植戶付正武種了4000畝大豆,品種就是李艷華培育的東生7和東生17,畝產量達400斤,蛋白含量在40%以上。

      海倫市糧食局局長陳英健說,過去每到備耕時期,農民選豆種往往不知道選哪個好,如今大豆育種研發能力提升,有了更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中科院海倫農業生態實驗站繁育的東生系列在海倫種植面積已達80%以上,成為黑龍江積溫帶主打品種之一。

      更多>>相關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内射毛片在线看3D|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xxxxx性欧美hd另类| 精品美女模特在线网站| 日本h无羞动漫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卡一卡二卡三卡四|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精品brazzers欧美教师| 欧美h片在线观看| 奇米影视777me| 人妖视频在线观看专区|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爱豆在线观看网址91|免费| 在线观看污污视频| 噜噜高清欧美内射短视频| 中文字幕永久更新|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嫩草影院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性生活片|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4虎1515hh永久免费| 欧美免赞性视频| 国产边摸边吃奶叫床视频| 北条麻妃在线视频| h视频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澳门永久av免费网站|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网站|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精品卡二卡3卡四卡| 国产免费插插插|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 青娱乐在线视频盛宴| 无套内射无矿码免费看黄| 十八岁的天空完整版在线观看| acg全彩无遮挡口工漫画网址| 欧美添下面视频免费观看| 处破痛哭A√18成年片免费|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