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2日,登曬小學師生在課間一起做游戲(無人機拍攝)。在貴州與廣西交界處,有一所登曬小學,它同屬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苗族鄉,是黔桂共建的一個村級教學點。目前,登曬小學有三名教師,其中兩名來自貴州,一名來自廣西。全校有三個班級,共有31名貴州籍和7名廣西籍學生。黔桂兩省區的孩子在這里一起讀書,共同成長。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3月12日,廣西籍老師賴真明在課堂上輔導貴州籍學生楊牡丹。在貴州與廣西交界處,有一所登曬小學,它同屬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苗族鄉,是黔桂共建的一個村級教學點。目前,登曬小學有三名教師,其中兩名來自貴州,一名來自廣西。全校有三個班級,共有31名貴州籍和7名廣西籍學生。黔桂兩省區的孩子在這里一起讀書,共同成長。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3月12日,登曬小學的老師在辦公室備課。在貴州與廣西交界處,有一所登曬小學,它同屬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苗族鄉,是黔桂共建的一個村級教學點。目前,登曬小學有三名教師,其中兩名來自貴州,一名來自廣西。全校有三個班級,共有31名貴州籍和7名廣西籍學生。黔桂兩省區的孩子在這里一起讀書,共同成長。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3月12日,貴州籍食堂工人姚培堂在給學生打午飯。在貴州與廣西交界處,有一所登曬小學,它同屬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苗族鄉,是黔桂共建的一個村級教學點。目前,登曬小學有三名教師,其中兩名來自貴州,一名來自廣西。全校有三個班級,共有31名貴州籍和7名廣西籍學生。黔桂兩省區的孩子在這里一起讀書,共同成長。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3月12日無人機拍攝的登曬小學。在貴州與廣西交界處,有一所登曬小學,它同屬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苗族鄉,是黔桂共建的一個村級教學點。目前,登曬小學有三名教師,其中兩名來自貴州,一名來自廣西。全校有三個班級,共有31名貴州籍和7名廣西籍學生。黔桂兩省區的孩子在這里一起讀書,共同成長。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3月12日,登曬小學師生在學校操場合影。在貴州與廣西交界處,有一所登曬小學,它同屬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苗族鄉,是黔桂共建的一個村級教學點。目前,登曬小學有三名教師,其中兩名來自貴州,一名來自廣西。全校有三個班級,共有31名貴州籍和7名廣西籍學生。黔桂兩省區的孩子在這里一起讀書,共同成長。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3月12日,學生在一起吃午飯。在貴州與廣西交界處,有一所登曬小學,它同屬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苗族鄉,是黔桂共建的一個村級教學點。目前,登曬小學有三名教師,其中兩名來自貴州,一名來自廣西。全校有三個班級,共有31名貴州籍和7名廣西籍學生。黔桂兩省區的孩子在這里一起讀書,共同成長。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3月12日,貴州籍老師楊賢昌在給學生上音樂課。在貴州與廣西交界處,有一所登曬小學,它同屬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苗族鄉,是黔桂共建的一個村級教學點。目前,登曬小學有三名教師,其中兩名來自貴州,一名來自廣西。全校有三個班級,共有31名貴州籍和7名廣西籍學生。黔桂兩省區的孩子在這里一起讀書,共同成長。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