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鄉愁
2019-03-14 16:48:47??來源: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海門深處》是一部集文化與文藝為一體的電影,也可以說文化的份量更勝一籌,當一個導演通過一部電影來宣揚自己家鄉的文化時,既是對文化的熱愛,也是對家鄉的思念。 很多電影,導演通過回到他的家鄉,以家鄉為背景來講故事,比如賈樟柯導演的《小武》,李安導演的《推手》等,他們返回到家鄉,那個能給自己帶來重生的源頭,流出了特有的文化,讓影片的情緒更真誠。 海門深處里有兩種鄉愁,一種是導演的鄉愁,另一種是麥野的鄉愁,導演的鄉愁通過他對于閩南崇武的記憶可以感受到,而麥野的鄉愁,是一種無奈的鄉愁,是他作為蔣奎養子因蔣奎犯事后不想離鄉卻不得不離開的鄉愁,于是二十多年后他重新踏入崇武這片土地,他是新奇的,他害怕,所以先隱姓埋名的以外鄉人身份來面對明月他們,還好他在努力進行對自己和對他們的救贖。在著名俄羅斯導演塔爾夫斯基的電影《鄉愁》中,安德烈在成長過程中缺失的父母愛讓他無法再真正意義上達到男人的成長,而安德烈在那片陌生國度展開的自我救贖、自我圓滿、以死亡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成長。在海門深處中,麥野也是最后死亡的方式完成了最后的救贖,他終于真正回到了家鄉,也真正釋懷了自己的鄉愁。 導演在海門深處里展開了關于崇武傳統婚俗的批判,當初這種婚俗產生的種種悲劇故事都是創作靈感,也是通過傳統婚俗和后來有根寫的明月大力娃娃親廢除信、麥野和明月的自由戀愛的對比來展現崇武文化的改善,導演對于崇武的關注和情懷可能崇武人會更有共鳴感,當然作為觀眾我們也被這種傳統婚俗這種落后的文化震驚,而不禁想到,崇武現在對于傳統婚俗的文化有了改善,但是在其他像崇武一樣的小村落呢,他們的一些傳統陋習是否還存在呢?這是影片帶給我們的對于各個小村落的傳統文化的好奇,但事實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也許有人拼了命的離開家鄉,就是因為各種傳統陋習,也不只是傳統陋習,當一個概念從應該變成必須的時候,令人窒息,逃離家鄉也許會思念,但傳統的束縛更令人害怕。(文/一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