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格達3月19日電 新華社記者 張淼 程帥朋 摧毀一個國家需要多久?16年前的伊拉克戰爭給出了答案。 2003年3月20日,美國政府以伊拉克政府藏匿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一事后被證明為子虛烏有的理由,在國際社會普遍反對的情況下發動伊拉克戰爭。頃刻間,伊拉克陷入戰火。 重建一個國家需要多久?事實證明,哪怕16年之后,一切才剛剛開始。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底格里斯河東岸,有著“曲線女王”之稱的已故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筑師扎哈·哈迪德的“遺珠”——伊拉克中央銀行新總部已進入施工階段。項目擱置多年后,這座設計172米高的白色不規則柱型摩天大樓終于動工,預計將于2021年落成。 這一地標建筑的動工被視為伊拉克重建的象征。16年后,哈迪德飽受戰亂的祖籍國正孕育遲來的希望。除了在建的中央銀行,巴格達市內多個商業中心、酒店和住宅樓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等待已久的城市重建,終見雛形。 16年間,戰爭讓這個國家陷入混亂,恐怖襲擊和教派沖突成為常態。暴力與沖突,失業與貧窮,使這個曾經富裕繁榮的國度喪失了一整代人的希望。連續10年,巴格達在全球城市生活質量排名中年年墊底,也是全球安全狀況最糟糕的城市之一。 前總統薩達姆時期遺留的城市基礎設施多已廢棄和破敗。曾經有一段時期,唯一新建的基礎設施就是不斷加蓋的防爆墻。為防止汽車炸彈襲擊,巴格達市內立起了數千處防爆墻。 最知名的防爆墻在“綠區”,這是戰后美國人在巴格達為美國使館、伊政府部門等圈起的所謂保護區,4米多高的圍墻,徹底將政府和百姓隔離。 隨著安全局勢改善,從去年年末起,巴格達行動指揮部開始拆除“綠區”的鐵絲網和防爆墻,限時開放“綠區”內的交通要道。對普通民眾而言,也是他們自2003年后頭一次見到“綠區”內的無名烈士紀念碑和著名地標“勝利拱門”——這是伊拉克曾經榮耀的見證。 “這個地方在我們的記憶里占據了重要位置,美國人和政府在這里占據了太長時間。”巴格達市民阿德南·庫雷希頗有感觸地說。 16年間,伊拉克戰火紛飛。 2011年底美軍匆忙撤出伊拉克,給“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在伊拉克發展壯大留下可乘之機。2014年6月,“伊斯蘭國”武裝攻占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并占領伊西部和北部大片土地。隨之而來的,又是歷時三年半的反恐戰爭。 聯合國數據顯示,“伊斯蘭國”的暴行造成伊拉克約600萬民眾流離失所。在距離2017年12月戰勝“伊斯蘭國”、取得反恐戰爭勝利一年多后,伊拉克全國仍有約180萬民眾流離失所。 巴格達以北400公里外的摩蘇爾,被摧毀的老城依舊滿目瘡痍。努里清真寺廢墟前的街道,工人在為重建下水道忙碌,附近街區也開進了推土機和大型機械進行清理工作……摩蘇爾老城在艱難復蘇。 去年以來,戰火漸歇,政治紛爭又起。 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后,“薩德爾運動”“巴德爾組織”等政治派別崛起。多年后,由這兩個派別的領導人穆克塔達·薩德爾和哈迪·阿米里分別領導的“行走者聯盟”和“法塔赫聯盟”成為2018年5月伊拉克國民議會選舉最大贏家。 2018年10月,伊拉克政壇的“老面孔”巴爾哈姆·薩利赫和阿迪勒·阿卜杜勒-邁赫迪出任伊拉克新總統和新總理。不過時至今日,政治僵局仍在持續,伊拉克新政府仍未組建完成,重要的內政部長、國防部長職位仍空缺,國家也依舊面臨著嚴峻的腐敗問題。 新任聯合國秘書長伊拉克事務特別代表、聯合國伊拉克援助團團長雅尼娜·亨尼斯-普拉斯哈特此前表示,盡管伊拉克的局勢出現了一些顯著進展,但政治僵局和持續的人道主義危機正在阻礙伊拉克的穩定。 “伊斯蘭國”殘余勢力也并未徹底死心。薩拉赫丁省情報部門官員告訴新華社記者,轉入地下的“伊斯蘭國”殘余勢力已完成重組,在后勤方面做好了與伊拉克安全力量長期對抗的準備。目前,“伊斯蘭國”殘余武裝分子仍不時在伊北部和西部多個省份發動襲擊。 伊拉克政治分析人士納吉布·朱布里認為,伊拉克新政府應積極應對腐敗問題,優先發展社會服務,加速民眾逐步回歸正常生活的腳步。“經歷過人間慘劇的伊拉克人不應該再錯失機會,一個通向繁榮未來的機會。”朱布里說。 |
相關閱讀:
- [ 05-31]報告稱美軍在阿富汗、伊拉克戰爭中非戰斗傷病人數過萬
- [ 07-26]《伊拉克戰爭調查》告訴了我們什么?
- [ 07-11]中國外交部:注意到菲律賓總統關于伊拉克戰爭的講話
- [ 07-06]伊拉克戰爭調查報告:誰應為情報失誤負責?
- [ 04-22]希拉里稱當年投票支持發動伊拉克戰爭是最大政治遺憾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