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黎3月25日電 通訊:一位法國學者的中國情緣 新華社記者 陳晨 她身在歐洲,卻始終關注著中國。過去14年間,她曾多次前往中國,探古訪今,同時筆耕不輟,與法國人分享中國人的發展夢想,讓法國人更了解中國。 日前,法國學者、中國問題專家索尼婭·布雷斯萊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暢談她的中國情緣。 “作為一個西方人,我們從小接觸到的關于中國的信息并不都是積極正面的。”布雷斯萊告訴記者,到中國去看看,是她從兒時起就心懷的夢想。她對中國哲學等方面充滿興趣。“我樂于去發現和理解中國文明,去完成我的夢想。” 2005年,布雷斯萊搭乘火車從法國出發,穿越俄羅斯,首次探訪中國。至今,她對那一次經歷仍記憶猶新。“正是因為親自到了中國,和中國人親密接觸,我徹底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 布雷斯萊回憶說,在火車途經哈爾濱時,兩個中國婦女看她沒吃什么東西,便遞給她一個西紅柿。“這對其他人來說可能不算什么,但對我而言,它的分量很重,是一份珍貴的禮物。那一刻我覺得我要去發現,去理解,去接觸這些可愛的中國人。” 到北京后,布雷斯萊雖然僅停留了短短幾天,但眼前所見的現代化中國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決心向法國讀者介紹發展中不斷變化的中國。 此后,布雷斯萊五度前往中國。2015年,布雷斯萊前往新疆等地探訪古代絲綢之路,歷時一個多月,行程約8000公里。為了更好地讓法國讀者了解絲綢之路的古今滄桑,她于2017年年初成立了“絲綢之路”出版社。布雷斯萊迫切地想與讀者分享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在她的筆下,中國的發展和進步不僅僅是數字,更是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親身實地走訪,讓布雷斯萊真切地看到了中國的發展變化。由此,她也對中國夢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中國正在以自己的步調、實際經驗和視野鑄就未來。 布雷斯萊說,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讓中國夢與世界夢相連。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已與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合作的時代潮流。”布雷斯萊說。 “作為一個法國人,我很欣喜地看到法國正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強同中國在各個領域的合作,”布雷斯萊說,“開放和交流有助于國與國之間增進合作,法中兩國應抓住建交55周年的契機,繼續增進互信和理解,夯實交流和合作。” 當問到她打算何時再去中國時,布雷斯萊憧憬道:“如今,中歐班列已使貨物便利地往返于中歐之間。我想,不久的將來,我就可以買上一張火車票,再次坐著火車去中國。” |
相關閱讀:
- [ 03-25]新聞背景:法蘭西共和國
- [ 03-25]互利共贏 敢為人先——中法關系行穩致遠
- [ 03-21]習近平離京對意大利共和國、摩納哥公國、法蘭西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 [ 03-21]前法務部副部長疑受檢方包庇 韓夜店門牽出重重黑幕
- [ 01-28]通訊:《舞·詩·武》話中法友誼——全球功夫春晚紀念中法建交55周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