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3月26日電 (扶婧穎)3月22日下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新華目前正接受審查調查。”值得關注的是,就在兩天前,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拉開序幕,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等42家中管企業被納入巡視范圍。 李新華退休前曾被處分 中石油近期多名干部被查 據公開簡歷顯示,李新華出生于1953年1月,湖南祁東人。李新華早年一直在云南工作,曾任云南天然氣化工廠廠長,云天化集團公司董事長等職。2002年4月,李新華轉入仕途,歷任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長助理,云南省副省長等職。5年后,李新華調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2013年7月卸任退休。 記者注意到,李新華在任職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副總經理期間曾受到記過處分。 2010年,大連市保稅區內的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原油庫輸油管道發生爆炸,致部分原油、管道和設備燒損,另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2011年11月,國務院安委辦在通報中對64名事故責任人分別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4名涉嫌犯罪的責任人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其中,李新華被給予記過處分。 值得注意的是,現已落馬的原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董事長蔣潔敏,原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廖永遠均在事故中受到處分。根據國務院安委辦2011年發布的對上述事故調查處理結果的通報,中石油集團時任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安全總監,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副總裁廖永遠,被給予記過處分;時任董事長、黨組書記蔣潔敏,被給予警告處分。 此外,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二月以來,除李新華外,還有至少兩名中石油集團干部“落馬”。2月12日,中石油集團規劃計劃部副總經理胡永慶被查;3月19日,中石油集團思想政治工作部總經理曲廣學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近年干部退休后被查成“新常態” 退休即安全“偽規律”被擊碎 記者注意到,李新華被查時距離其退休已過去六年時間。據公開資料顯示,李新華今年66歲,早在2013年7月就已卸任退休。 近年來,官員退休多年后被查處的案例并不鮮見。例如,廣東省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原副局長譚麗群2014年被立案查處時已退休11年;江蘇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趙少麟以及吉林省長春市高新區黨工委原書記劉澤臣,均在退休近8年后受到查處。僅十九大以來,已有天津市原副市長陳質楓、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邢云等多名中管干部是在退休幾年后被通報接受審查調查。 據媒體分析,從退休官員受到查處的原因來看,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在任時以權謀私,退休后問題暴露;二是退休后“發揮余熱”,利用在任時的關系和影響力謀取私利,最終咎由自取。 《法制日報》曾公開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原巡視員張興華退休5年后被查案例。張興華利用職務便利,先后3次收受賄賂51萬元。去年6月,張興華犯受賄罪、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 而在“發揮余熱”方面,2006年退休,2015年被開除黨籍的江蘇省委原常委趙少麟頗為典型。法院審理查明,2007年至2014年,趙少麟在充任其子趙晉實際控制的公司總顧問期間,伙同趙晉請托他人為其公司非法經營房地產項目提供幫助,并行賄價值人民幣444.895萬元的財物;幫助趙晉采用偽造對外貿易合同、虛構向境外支付費用手段騙取有關機關審批文件,用于騙購外匯并匯至境外,共計美元4170萬余元。 中央黨校教授林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指出:“一個個退休官員被查的案例表明,過了退休這道線并不意味著‘平安著陸’。隨著反腐走向深水區,退休不等于進入‘保險箱’,不能享有法外豁免的特權?!?/p> 干部可以退休,反腐沒有“退休”時。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反腐實踐,擊碎了包括“退休即安全”在內的一系列“偽規律”,向全體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宣告了有貪必肅、有腐必反的堅定決心。 正如中國紀檢監察報評論指出的,退休只是一個時間點,不是一條安全線,因腐敗欠下的賬遲早要還。只要是貪腐了,紀律的嚴肅追究就絕不會讓位于時間,法律的正義也絕不會缺席。別說退休一年兩年,哪怕十年二十年,也甭想既往不咎、一筆勾銷。 |
相關閱讀:
- [ 03-26]福建省出臺措施支持工業軟件產業發展
- [ 03-26]出臺惠企政策 助力綠色發展
- [ 03-26]泉州鼓勵醫藥產業發展 高水平研發機構最高補助3000萬元
- [ 03-26]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今日舉行 主題為“共同命運共同行動共同發展”
- [ 03-26]進出口銀行福建省分行:精準助力福建發展先進制造業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