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訊(記者 王廣燕 牛春梅)“輝煌歲月”北京京劇院建院四十周年展演第一階段的演出日前落幕,一臺臺好戲輪番上演,一個個好角兒驚艷亮相,多場演出票房早早售罄,顯現出北京京劇院四十年藝術積淀的傳承,以及重視人才培養的豐碩成果,更看得出近些年北京京劇院對市場的培育和挖掘。 項目孵化 捧角兒妙招顯奇效 今年年初,北京京劇院程派新秀李林曉個人專場在長安大戲院上演,接連兩天的《白蛇傳》和《春閨夢》,原本打算虧本的演出每場均售出600多張票,每場票房收入近20萬元。臺下的觀眾或許想不到,這位程派新秀曾一度陷入迷茫,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入錯了行。2010年大學畢業進入北京京劇院后,很長時間里李林曉都在跑龍套,不知道何時能演一出自己的大戲。迷茫之際,她去讀研深造,甚至涉足音樂劇,卻始終放不下摯愛的京劇。 近幾年,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杰在劇院推行項目制運營管理機制,在演出水平符合劇院標準的前提下,演員都可以申請策劃運營個人專場,劇院提供場地、人力、物力保障,演員吸引社會機構承擔經營責任。“起初聽了院長的話我很蒙,不知道項目制是什么,后來逐漸明白,項目制就是自己做主,打破禁錮你的條條框框,院里幫助你達成你想要的資源配置。這對青年演員來說是一個太大的獎勵了。”李林曉興奮地說。 2018年,項目制給李林曉提供了舉辦個人專場的機會。作為自己專場演出的項目負責人,她親自參與了全部流程。不僅要學戲、排戲,還要去落實創意、組建團隊、策劃文案,包括海報的設計制作都得參與。在這個過程中,她從以前的等待狀態轉為主動出擊,不僅圓了自己夢想,也讓自己對未來的藝術之路更有信心。 “京劇史上的頂尖表演人才都不是簡單靠培養和‘捧’出來的,本質上是演員在有利的外部條件下通過自身全方位的努力而成才的。”李恩杰說。他擔任北京京劇院院長以來,一直注重搭建更多、更好的平臺來培養、孵化人才。除了推行項目制,劇院還連續多年舉辦“魅力春天”青年演員擂臺賽 、“每周一星”等活動,大膽破除原有限制,讓青年演員擁有更多成長機會。“魅力春天”擂臺賽舉辦八年來,先后有160名青年演員獲得參賽機會,劇院超過50%的演員成為能夠擔任一臺以上大戲的主演,這在當今京劇院團中絕無僅有。 如今,劇院漸漸形成了一個完善健全的人才梯隊,既有“領銜主演”“劇院中堅”,也有“青年領軍”“魅力新星”,還選拔了13名佼佼者建立了“備選領銜主演”隊伍。在劇院,往日的抱怨聲不見了,青年演員學習練功的積極性大增,更多演員脫穎而出。 |
相關閱讀:
- [ 03-04]國家京劇院2019年“致春天”系列演出拉開帷幕
- [ 02-12]悠揚古樂聲 歡喜中國年——中國編鐘和京劇在美演出側記
- [ 01-24]52出大戲65場演出 北京京劇院重磅系列展演迎“不惑”
- [ 01-21]原創京劇舞臺劇《亮相》跨界講述京劇人的故事
- [ 01-18]實驗京劇《圖蘭朵》意大利北部城市首演廣受好評
- [ 12-26]十年演千場,現代少兒京劇《藏羚羊》創京劇奇跡
- [ 12-24]京劇名家史依弘本周末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辦專場演出
- [ 12-12]北演新年演出系列將再登大會堂 京劇名家集體亮嗓展風采
- [ 10-22]國家京劇院圓滿完成第五次訪英之旅 不少觀眾已愛上京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