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品質 把觀眾請回劇場 前兩年的“紀譚演出”、去年的朱紹玉作品展演、今年的“輝煌歲月”展演,以及新創劇目《大宅門》《狼牙山》……近幾年,北京京劇院推出了不少“爆款”演出,一票難求的火爆局面與曾經“門前冷落車馬稀”的窘境大相徑庭。 在李恩杰看來,觀眾不愛看戲,就說明戲沒演好,戲演得好與不好,是有沒有市場的決定因素。他們的口號是“用品質把觀眾請回劇場”。 為此,劇院實施了藝術品質提高工程。首先是讓老戲呈現新面貌,解決故事情節推進慢、劇本結構不合理、表現方式落后等問題,用莊重大氣、高雅精致的標準將老戲進行加工提高,并據此形成傳統老戲演出質量標準,以契合今天觀眾的欣賞習慣。每每演出時,不僅要看演員的表演,還要看幕布的色彩搭配,舞臺道具的準確與精致,在全院樹立起“講究”的工作氛圍。 同時他們在新創劇目上也力求高水平。《宋家姐妹》《狼牙山》《大宅門》等一大批新創劇目受到市場歡迎。這些作品一戲一格,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舞臺監督強,演出水平才高,是業內許多人的共識。為此,北京京劇院建立起一支年輕的舞臺監督隊伍,并出臺《北京京劇院舞臺監督管理辦法》,明確其任職資格、職責范疇、學習考核、勞務標準。在制度的保障下,每一場演出都精益求精。 取消贈票 演出收入年年攀升 京劇界的各類紀念演出常被認為是圈內人的自娛自樂,劇場的門雖然敞開著,卻很難吸引觀眾走進來。近年來,北京京劇院正一步步地打破這個“怪現象”。 2017年,北京京劇院舉辦紀念譚鑫培誕辰170周年、譚富英誕辰111周年系列展演活動。那次活動完全是商業運作,但系列演出卻一票難求。2018年年底,北京京劇院又為著名作曲家朱紹玉舉辦從藝六十周年作品展演。同樣是商業運作,正式演出前兩天,11場演出的門票均已售罄。 這樣好看的票房當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多年來他們對市場的精心培育。 近年來,他們所有演出一律以市場運營的方式運作,取消贈票,逐步建立對藝術、對藝術家實力的自信。藝術家也形成了共識,哪怕一個觀眾買票進場,也不能糊弄湊合,要讓觀眾覺得值。這樣一來,慢慢將“惡性循環”變為了“良性循環”,售票數和上座率反而持續走高。 看好品牌對市場的帶動,劇院還先后打造了“唱響之旅”“傳承之旅”“發展之旅”“魅力春天”“每周一星”等品牌項目、品牌活動,通過有策劃、成規模的演出和宣傳,使劇院的影響力、觀眾的認可度、市場占有率都大大提高。這些品牌活動,既走向世界,在美國、俄羅斯、巴西唱響國粹,也深入基層,在鄉村的舞臺上為觀眾演繹精彩,北京京劇院的品牌影響力通過大大小小的演出進一步擴大。 2000年前后,劇院場均收入僅2500元。2010年前,演出場均收入也只有不到2萬元。到了2018年,商業演出場均收入達到8.6萬元,比2009年翻了兩番。2017年和2018年,演出票房收入逼近4000萬元。在財政經費支持和市場運營良好成績的雙重推動下,徹底改變了演職員為生活所累、為收入發愁的局面。 |
相關閱讀:
- [ 03-04]國家京劇院2019年“致春天”系列演出拉開帷幕
- [ 02-12]悠揚古樂聲 歡喜中國年——中國編鐘和京劇在美演出側記
- [ 01-24]52出大戲65場演出 北京京劇院重磅系列展演迎“不惑”
- [ 01-21]原創京劇舞臺劇《亮相》跨界講述京劇人的故事
- [ 01-18]實驗京劇《圖蘭朵》意大利北部城市首演廣受好評
- [ 12-26]十年演千場,現代少兒京劇《藏羚羊》創京劇奇跡
- [ 12-24]京劇名家史依弘本周末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辦專場演出
- [ 12-12]北演新年演出系列將再登大會堂 京劇名家集體亮嗓展風采
- [ 10-22]國家京劇院圓滿完成第五次訪英之旅 不少觀眾已愛上京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