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今天,《黃河大合唱》在延安唱響 紀念《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音樂會昨晚在延安舉行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1938年末,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在東渡黃河宣傳抗戰途中,受到百折不撓的黃河精神啟發,開啟了他構思創作《黃河大合唱》歌詞的序幕。1939年,光未然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八段歌詞,后經作曲家冼星海譜曲和配器,成就了中華民族音樂史詩最激蕩的音符——《黃河大合唱》,于當年4月13日在延安“陜北公學”大禮堂首演,場面空前。這部反映中華民族解放運動的史詩經典,迅速傳遍全國,成為全民族奪取抗戰勝利的號角。80年后的今天,自強不息的“黃河”精神仍然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 為紀念《黃河大合唱》誕生80周年,2019“重走《黃河大合唱》創作之路活動”于近日啟程,來自《黃河大合唱》作者的后人、當年首演的抗敵演劇三隊的后代以及海內外合唱團體齊聚一堂,于壺口瀑布再度唱響《黃河大合唱》。92歲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黃河怨》的演唱者郭淑珍與《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朗誦者瞿弦和也驚喜亮相4月12日舉行的紀念音樂會,再度唱響這首振聾發聵的民族之聲。在這一特殊的日子,光未然之子張安東、女兒張安迪以及冼星海之女冼妮娜、嚴良堃之女嚴鏑等,共同揭開當年那段鮮為人知的創作故事。 《黃河大合唱》見證著光未然和冼星海的革命友誼 《黃河大合唱》創作于1939年3月,是詩人光未然和冼星海的第三次合作,也是兩人創作中最重要和影響力最大的代表作。 要說兩人的第一次合作,還要追溯到1936年兩人在上海創作了歌曲《高爾基紀念歌》。1937年,淞滬抗戰爆發后,光未然從上海轉移到武漢,和冼星海成為同事,同住在武昌曇華林政治部第三廳后樓的一間寢室里。這段時間里,他倆創作了《贊美新中國》《拓荒歌》等十多首歌曲,并結下了深厚的戰斗友誼,為創作《黃河大合唱》奠定了思想上、情感上、藝術上的重要基礎。 1938年10月,光未然隨抗敵演劇三隊首次乘木船渡過黃河。當他見到黃河驚濤駭浪的壯觀景象,心靈被震撼。光未然覺得,隊員都有去延安的強烈意愿,如果成行,自己就會遇見冼星海,因此,必須醞釀好詩詞,作為再見冼星海的見面禮。 1939年1月,光未然在晉西打游擊時墜馬負傷,經過申請,后來輾轉到延安治療:“毛主席指示把為中央機關供電的唯一的小型發電機運到醫院,為我父親做手術供電,手術很成功。冼星海聽說光未然受傷到了延安,走了幾十里山路到邊區醫院看望我父親。冼星海就是在這里向我父親提出了第三次合作的動議。” 光未然之子張安東回憶道,當時自己的父親正好在醞釀一首長詩,叫做《黃河吟》。于是他與冼星海商量,決定把男聲唱、女聲唱、混聲唱、輪唱、合唱、男聲獨唱、女聲獨唱和配樂誦分成了八段。當時光未然的左臂骨折腫脹,手術后行動不便,他就躺在床上,口授給他的戰友胡志濤筆錄。一連5天口述了400多行詩句,終于完成了《黃河吟》。 歌詞寫完后,光未然從醫院回到西北旅社,決定在3月11日“識譜運動”總結會之后,舉辦歌詞朗誦會,并邀請冼星海參加。光未然的女兒張安迪告訴記者,朗誦會上,父親親自朗誦他的長詩《黃河吟》,400多行的詩句一氣呵成,當時冼星海全神貫注地聽著朗誦:“當朗誦完畢,余音還在窯洞里回蕩,冼星海簡直興奮得不得了,一個箭步就跑上去,把歌詞一把抓在手里說,我有把握寫好它。臨行之前,冼星海再三叮囑,盡快派人去他家把渡黃河的細節告訴他,比如黃河船夫怎么樣叫號子,怎么指揮那些船工劃船等等。不久,冼星海又趕到西北旅社找到我父親研究創作構想,兩人詳談后把《黃河吟》改為《黃河大合唱》?!?/p> 談到這個細節,《黃河大合唱》的權威指揮和主要詮釋者嚴良堃的女兒嚴鏑回憶道,當時鄔析零(后來是《黃河大合唱》首演的指揮)很詳細記錄了兩次渡黃河的經歷,還記錄了船夫號子的腔調和節奏。有一天冼星海約鄔析零了解渡黃河的情況,還要鄔析零模仿哼唱船夫號子。鄔析零邊哼唱邊解釋,兩人交談交流足足4小時。 |
相關閱讀:
- [ 10-10]中哈合拍影片《音樂家》將再現《黃河大合唱》創作情景
- [ 04-10]開羅歌劇院舉辦“絲竹華韻”中國民族音樂會
- [ 04-10]圖書館里的交響音樂會
- [ 04-07]緬懷抗戰英烈祝福偉大祖國 抗戰館舉行抗戰主題音樂會
- [ 03-29]賞軟浮雕聽音樂會 鼓浪嶼本周末精彩紛呈
- [ 03-25]《詩韻》呂韻獨唱音樂會中國藝術歌曲專場舉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