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記者發(fā)稿前,浙江杭州的施先生收到眾安保險的拒賠通知書,理由是投保時對既往疾病未做如實告知。然而,施先生卻向記者反映,眾安保險此舉屬于網上網下雙重標準,單方違約惡意拒賠。 百度百科顯示,“眾安保險”是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由螞蟻金服、騰訊、中國平安等國內知名企業(yè),基于保障和促進整個互聯網生態(tài)發(fā)展的初衷于2013年9月29日建立。眾安保險業(yè)務流程全程在線,全國均不設任何分支機構,完全通過互聯網進行承保和理賠服務。 2018年,施先生通過“眾安保險”App購買了“尊享e生旗艦版(家庭版)”保險產品,電子保單顯示,施先生只要支付1526元保費,即可享受一年的醫(yī)療保障,保險金的支付設定為惡性腫瘤300萬元、一般醫(yī)療300萬元。 2018年雙方未發(fā)生理賠事宜,2019年1月23日,施先生進行了續(xù)保。此后因冠心病住院,發(fā)生醫(yī)療費用3.39萬元。然而等到理賠時,保險公司卻告知他,在病歷材料上發(fā)現其30年前曾患乙肝,后痊愈。屬于“對既往疾病未做如實告知”,并以此為由要求終止合同。 施先生告訴記者,他在App上投保時,網上設置程序中并沒要求對既往病史告知,然而到了理賠時卻以此拒賠,屬于惡意違約的失信行為。 “更何況,把30年前患過卻痊愈的乙肝和30年后的冠心病扯在一起有多么牽強附會。我倒要反問,這30年中患過感冒、拔過牙齒,是不是也可被解釋為‘未做如實告知’呢?”施先生說。 其間,眾安保險對施先生的一系列質疑未作答復,僅給出一份空白理賠協(xié)議要施先生簽字,答應支付本次醫(yī)療費用,但前提是必須就此終止合同, 也不得再通過其他途徑主張權利,還被要求保密,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協(xié)議內容。 這份協(xié)議被施先生拒簽后便有了開頭一幕。施先生說:“眾安保險之所以這么做,就是想花點小錢終止合同,因為他們擔心今年我還有可能發(fā)生其他醫(yī)療費用,畢竟保險的上限是300萬元?!?/p> 然而記者在剛剛拿到的拒賠通知書上看到,眾安保險要退還的保費僅限2019年,也就是說,施先生2018年的投保至今還是被眾安保險認可的。 為了驗證施先生的境遇,記者登錄眾安保險進行了試投,發(fā)現流程中有既往病史這一選項,而系統(tǒng)設定的既往病史幾乎涵蓋所有疾病,記者選定乙肝后,系統(tǒng)立即顯示“未能通過投保審核”。記者又選擇了其他諸如“中耳炎”的疾病也被拒保。 對此,施先生解釋說,他和幾個朋友在2018年投保時根本沒有這些復雜操作,估計是眾安保險后來逐步完善的。由于當時用手機投保,所以至今未看到書面合同,其間也曾以書面形式向眾安保險索要,卻被置之不理。導致他要維權時手無只字。 記者撥通了眾安保險的客服電話,接線員答應就記者提出的問題通知相關業(yè)務部門作出答復,不過截至記者發(fā)稿時也未接到眾安保險回電。 據悉,近年來此類互聯網保險糾紛不在少數。中國銀保監(jiān)會發(fā)布2018年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顯示,去年互聯網保險消費投訴1.05萬件,同比增長121.01%。其中主要問題集中于銷售告知不充分或有歧義、理賠條件不合理、拒賠理由不充分等。 為此,記者采訪了華東政法大學保險法研究所所長李偉群教授。他說,在網上投保時,只要滿足保險人設置的投保條件,繳費之后即完成要約。保險公司網站系統(tǒng)生成的電子保單,就相當于同意承保的承諾,保險公司應當遵循,不可違約。另外,關于既往疾病的詢問,除了具體名稱之外,還應嚴格限制合理期間,而非那些非常久遠的疾病。 他還告訴記者,近年來互聯網保險糾紛之所以持續(xù)增多,是因為互聯網保險監(jiān)管層面存在缺位現象,監(jiān)管力度沒有跟上互聯網保險發(fā)展的步伐,其中尤以跨地域投保糾紛、保險賠付電子化證據的法律效力等問題為主。 李偉群建議,今后要進一步健全互聯網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法規(guī),建立專業(yè)性的互聯網保險消費者保護機構,合規(guī)合理、快速高效地解決互聯網保險法律糾紛問題。同時,互聯網保險信用體系、互聯網保險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互聯網保險人償付能力監(jiān)管制度的建設迫在眉睫。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