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記者張漫子)在近日舉行的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發展國際論壇”上,來自法國巴黎中國電影節、新西蘭中國電影節等多個全球中國電影節的代表和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電影要走出去,還需補齊“專業人才”“質量提升”“語言翻譯”三大短板。 從傳播力和影響力來看,電影是一張讓世界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名片。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顯著增強,中國電影逐步走向世界舞臺,得到海外關注。 中外合拍,以及中外影人在制作、營銷方面的合作愈發頻繁,不僅促進了全球電影產業的升級,也深刻影響了我國電影消費群體的觀影習慣。然而奧斯卡等國際重要電影獎項中,中國的缺席意味著中國電影走出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具體而言,三大短板有待補齊。 首先是關于專業人才。在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看來,培養電影人才最重要的問題是加強電影工業背景下的人才專業化,強化專業分工,讓籌備、拍攝制作、宣傳發行、衍生開發等各個環節的每一個工種都能實現高度標準化和規范化。 “許多從專業院校畢業的電影人才由于缺乏實踐經驗,畢業后到了片場‘實戰’還是滿腦空白,既不會搭景,也不會配威亞,需要現教現做。”英國萬象國際電影節主席賈振丹建議,為了提高拍攝、制作效率,一些具體工種的人才可通過職業教育培養。 新西蘭中國電影節主席和志耘表示,一些海外國家的電影人才是從小培養起來的。例如新西蘭鼓勵六歲至十二歲的青少年充分發揮想象力和才華參與視頻短片的構思和拍攝中,并允許他們拿手機拍攝作品。 制約中國電影海外傳播的另一個因素在于精品創作依舊“有高原,缺高峰”。在編劇、導演文雋看來,開拓海外市場要征服全世界觀眾,這要求電影本身的質量必須過硬,必須打動全世界觀眾,引發更多人的情感共鳴,而不是在自己的圈子里自說自話。中國電影從業者應廣開視聽,盡情打開創作靈感。文雋建議,應當盡力開拓電影種類和題材,保證電影市場能夠給觀眾更多分層化和多樣化的選擇。 最后,語言翻譯問題是必須掃除的一大障礙。當前中國電影在海外傳播的過程中,字幕等翻譯不夠精確,語言表達方面不符合海外觀眾的觀影習慣,限制了海外觀眾理解劇情。“中國電影想要更好開拓海外市場,就不能讓不過關的翻譯影響當地觀眾的觀影體驗,以至于阻礙中國電影在海外傳播的步伐。”北京電影學院教授侯克明說。 巴黎中國電影節主席高醇芳認為,目前語言翻譯等問題已經限制了中國電影的海外傳播,建議當地語言專家參與翻譯工作,同時有更多專門的海外宣發機構和文化交流機構在譯制方面優勢互補,形成合力。 |
相關閱讀:
- [ 04-21]體育題材電影能否迎來爆款?
- [ 04-21]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落幕 《流浪地球》獲最佳視覺效果獎
- [ 04-19]電影《海門深處》主創接受采訪
- [ 04-21]萬瑪才旦導演的電影《撞死了一只羊》在廣州舉行點映
- [ 04-19]《南方車站的聚會》戛納電影節入圍
- [ 04-19]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市場”火熱進行
- [ 04-18]“青年電影人培養計劃”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
- [ 04-18]跨國合作電影《共同命運》將上映
- [ 04-18]北影節“互聯網電影主題論壇”舉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