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實驗小學開展競技與趣味校園運動會。 東南網4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穎 周明太 文/圖)全國率先將心肺復蘇急救知識和技能列入必修教學內容。增加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筆試,學校體育課相關健康知識占5%,與身體素質、運動技能測試一起分值為40分,納入總分。“體育走班制”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做好“一校多品”“一生一長”和“一師一專”。促成以學習和比賽為紐帶的學生學習體育的集體形成。眼健康重點抓“限”和“建”。 三明市梅列區第一實驗學校。老師們正在通過現場展示心肺復蘇、武術、足球、眼健康、大課間等5類《體育與健康》課例,回答了政策落地后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可行性實踐。 “‘福建教育,健康第一’,這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指導思想。”在幾天前舉行的全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暨學校體育工作推進培訓班上,省教育廳副廳長李迅說,體育教育在立德樹人。《福建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意見》最大的亮點,就是將健康教育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 全國率先 心肺復蘇知識與技能列入必修課 “雙手十指相扣,掌根重疊,掌心翹起,緊貼胸膛,手臂一定要垂直”,在三明市梅列區第一實驗學校的體育館,老師余作錦正在教授心肺復蘇實踐操作口訣。這堂針對八年級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生們將用兩個課時掌握心肺復蘇實操技巧。相關理論則安排在小學五年級學習。 新出臺的《福建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意見》,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在全國率先將心肺復蘇急救知識和技能列入必修教學內容,根據每個階段學生實際情況科學選擇內容設置。 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心肺復蘇的基本概念和處理方法;小學高年級學生掌握搶救時間呼吸循環系統知識,初步了解心肺復蘇流程;初中生除了要了解心肺復所需要的知識外,還要能利用心肺復蘇模型教具進行練習,初步掌握心肺復蘇技能。同時學校家庭聯動,強化心肺復蘇知識與技能。 省教育廳體育衛生藝術教育與語言文字處調研員陳麗紅說,今后學校體育課相關健康知識會占到5%。去年出臺的《福建省2021年初中體育考試指導意見》,增加了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筆試,與身體素質、運動技能測試一起分值為40分,并納入總分。相關評分標準目前正在加緊制訂中。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