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30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道,巴西研究機構Locomotiva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打車軟件Uber和99、外賣軟件iFood和Rappi等服務類APP成為了巴西人的最大“雇主”,是380萬巴西自由職業者的主要收入來源。 報道稱,數據顯示,這些服務類APP是380萬巴西自由職業者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巴西最大國有企業——巴西郵政的員工數量(10.9萬)的35倍多。 如果按照巴西地理統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數據,這些主要依靠APP生活的自由職業者數量占到了巴西所有自由職業人口(2380萬)的17%。 27歲的雅斯敏之前在一家商場做售貨員,失業后開始使用DogHero、PetAnjo等寵物服務軟件來幫人照顧寵物。如今,她要一次性照顧8只寵物狗,每個月的收入在2100至3000黑奧之間,完全可以維持生活。 “雖然這項工作需要我有很強的組織能力,生活重心也都轉移到照顧寵物狗上,但足以維持生計,也可以做我喜歡做的事情,并且我一直都有客源,沒有接不到單的時候。”她說。 Locomotiva的數據還顯示,約有1700萬巴西人使用某個服務APP獲得收入,包括自由職業者、兼職賺取外快的職場人士等。Locomotiva主席雷納托·梅雷萊斯稱,這些平臺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大都市地區,70%的成年人都通過APP進行過至少一次的購物。” 在經濟危機影響到工作之后,57歲的房地產經紀人所羅門·索薩找到了一個出路:成為了打車軟件Cabify的注冊司機。“每天出門前我都會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我開始熱愛這份工作,現在我的妻子也開始在這個APP上工作了,”他說。 除了打車軟件外,產品交付平臺也獲得了發展空間。巴西經濟研究基金會及管理基金會的數據顯示,87%的快遞員表示,在使用iFood、Rappi、Uber Eats等外賣平臺后,他們的收入有所增加。 不過,盡管成為了巴西失業人口的另外一個選擇,但這種新的工作在法律層面也面臨著很大挑戰,尤其是服務平臺和這些自由職業者之間是否存在雇傭關系。 Cabify的工作人員卡羅琳·伊格萊西亞斯表示,這些平臺讓受到經濟危機影響的失業者重回勞動力市場,總體上來看,這些自營職業者是可以得到平臺的支持和保護的。 |
相關閱讀:
- [ 04-30]巴西專家:“絲路”雖遙遠 中國投資卻觸手可及
- [ 04-29]巴西的生活垃圾如何分類與回收?
- [ 04-29]巴西男模走秀踩鞋帶摔倒身亡 觀眾誤以為在表演
- [ 04-28]巴西前總統盧拉因腐敗入獄 現刑期被減3年多
- [ 04-26]巴西外長:巴中兩國農業合作互利共贏
- [ 04-22]巴西里約居民樓坍塌事故死亡人數升至23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