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一代”是指年齡在18歲到25歲之間的年輕人,全球的“Z一代”青年對未來有何期許呢? 美國:努力攢錢買房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2日報道稱,美國“Z一代”稱,他們已在攢錢,準備買房。 根據美國銀行所作的一項調查,半數以上的“Z一代”計劃在今后5年成為有房一族。 報道稱,這項調查發現,為了實現這個目標,“Z一代”寧愿將5000美元(1美元約合6.7元人民幣)存起來以用于交購房首付款,也不打算花在舉辦夢幻婚禮、購物或度假上。 超過半數的“Z一代”說,成家生孩子是購房的首要理由。 為了攢錢,“Z一代”打算干兩份工作,上不會讓他們背負沉重債務的大學,或回到父母家生活。 另據美聯社5月2日報道稱,隨著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進入人們通常開始設法購買首套房的年齡段,未來10年,成為有房一族可能成本更高,且競爭更激烈。 根據美國房地產信息公司齊洛房地產數據庫公司的一份分析報告,未來10年,步入35歲左右的美國人接近4500萬人,比過去10年多了310多萬人。 該公司經濟研究室主任奧爾森說:“潛在的首次購房者激增,卻沒有足夠的庫存來滿足,意味著通常首次購房的年齡段將不斷被推得越來越大。” 據齊洛公司分析,通常首次購房者的年齡中位數現在是34歲。目前年齡在24歲到33歲之間的美國人有4500萬,他們未來10年將進入34歲。據該公司分析,這個數字比過去10年進入34歲的4180萬增加了7.4%。 報道稱,許多年輕人不得不推遲購房,原因是他們要盡力償付學生貸款和不斷上漲的房租。這使得他們存錢交首付款變得更難。 日本:堅持節儉至上 此外據彭博新聞社網站4月26日報道稱,在遭受衰退打擊的地區,“Z一代”正變得節儉起來。 報道稱,“Z一代”的孩子即將成為地球上最大的消費支出力量。這預示著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許多機遇。 但在許多經濟增長不那么強勁的發達國家,零售商和品牌廠商并不高興。這是因為它們的“Z一代”青年是在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陰影下長大的,這使他們不得不節衣縮食地過活。 日本和歐洲的情況尤其如此,這兩個地區的經濟增長未能像美國和中國那樣反彈。這一點在日本體現得最為明顯。這個島國在過去20年里經歷了多次衰退,把年輕人從推動消費的花錢者轉變為當地所有年齡層中最吝嗇的一個群體。1984年,25歲以下的消費者每多掙1美元就會花掉88.7美分,超過了86.2美分的全國平均水平。根據日本內閣2017年發布的一份白皮書,到2014年,“Z一代”消費者的這個數字已降至76.8美分,低于全國平均水平78.4美分。 在一家大型制藥公司工作了一年的23歲的清水孝子(音)說:“老實說,我覺得我不知道怎么花錢。如果我去購物,那只是為了買必需品。” 印度:關注環保就業 又據美聯社4月18日報道稱,印度年輕人可以在這個國家正在舉行的大選中發揮關鍵作用。 在印度35歲以下人口占到近2/3,年齡在18歲和19歲的首次投票選民超過1500萬的情況下,年輕人擁有著左右全國選票方向的力量。 根據美聯社的采訪,年輕的選民們(至少在印度首都)不像老一輩那樣專注于種姓和宗教等問題。 相反,他們感興趣的是大學畢業后的就業、生活在空氣清新的城市、提高女性安全和與世界頂級經濟體競爭等一系列問題。 以下是新德里年輕選民的一些看法: 20歲的瓦爾達·卡班達是一名心理學學生。他說:“我正在關注一個沒有哪一方真正觸及的問題,那就是污染。我這輩子都生活在德里,我從來不吸煙可是我的肺已經完蛋了。所以我可能在一根煙都沒碰過的情況下死于肺癌。” 20歲的大學生吉特什·納格帕爾說:“對我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工作機會。哪個政黨能為新行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我就投票給它。因為我將很快開始尋找工作。” 莫妮卡·達拉勒也是心理學專業學生,她說:“女性安全是我關注的主要問題。人們針對這個問題說了很多,還推出了‘拯救女童,教育女童’等口號,但我認為這些概念并沒有深入人心。” |
相關閱讀:
- [ 04-09]2019年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青年論壇開幕
- [ 04-08]工作量太大 英國近半數青年教師考慮10年內離職
- [ 03-25]“禮樂筑夢”中越青年儒家文化交流活動在河內舉行
- [ 03-25]索馬里“青年黨”襲擊致使一名副部長死亡
- [ 03-07]美國青年出席參院聽證會 呼吁關注反疫苗浪潮
- [ 08-31]坦桑尼亞青年:“一帶一路”有廣闊發展前景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