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記者 馮玉婧) 熱帶氣旋“法尼”近日分別在印度東部和孟加拉國西南部登陸,在兩地造成數十人死亡。熱帶氣旋肆虐南亞國家并非偶然事件,近年更呈現出破壞力增加、次數更頻繁的趨勢。 熱帶氣旋指通常發生在熱帶、亞熱帶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強度達到一定程度后,在西太平洋一帶被稱作臺風,在大西洋上被稱作颶風。強烈的熱帶氣旋不但形成狂風、巨浪,往往還伴隨暴雨、風暴潮等,造成嚴重災害。 全球海洋平均每年出現強熱帶氣旋40多個,多數在印度洋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南印度洋、東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等海域。 溫暖的海水是熱帶氣旋形成的主要能量來源。海面蒸發的水蒸氣在上升遇冷后會凝結成水滴,伴隨釋放出大量的熱,在這個過程中會形成空氣漩渦。海水表面越溫暖,水蒸氣就會越多,氣旋也就能得到更多“燃料”。 與內陸地區相比,南亞沿海國家更易受到熱帶氣旋的影響。在印度洋北部水域,每年都會形成多個熱帶氣旋,影響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及緬甸等國。1999年,一個強熱帶氣旋在印度東海岸造成一萬多人死亡。2013年,強熱帶氣旋“費林”登陸印度東海岸,后續災害造成40多人死亡。 專家認為,造成這一現象背后的主要“推手”之一是亞洲季風,來自印度洋西南方向的季風在4月至5月期間會為印度及其周邊地區帶去更多水汽;但在其他月份,亞洲季風則來自干旱大陸附近的西北地區。 另一個導致熱帶氣旋“偏愛”南亞地區的原因在于,每年的3月底至5月期間,太陽的直射點會從南半球移動到北半球,由此形成了一種名叫赤道輻合帶的低壓區。受太陽直射的影響,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附近區域的溫度可能會快速升溫,專家認為這是氣旋形成或增強的先決條件。 同時,在氣候變暖的影響下,溫暖的海洋和陸地表面又進一步增強了此次熱帶氣旋“法尼”的“生命力”。據印度媒體報道,“法尼”是1999年以來印度東部遭遇的最強熱帶氣旋。 多項科學研究也印證了全球變暖與強熱帶氣旋更頻繁出現之間的關聯性。日本的一項研究顯示,與現代氣候相比,在全球變暖的未來氣候條件下,全球強熱帶氣旋出現的次數將增加6.6%。世界氣象組織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全球變暖可能導致強颶風出現更頻繁,破壞力強的颶風本世紀會越來越多。 此外,美國研究人員還發現,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全球范圍內臺風、颶風等熱帶氣旋的移動速度正在減緩,這將使它們在受災地區滯留更長時間,帶來更嚴重的自然災害,尤其是暴雨導致的洪澇災害。 |
相關閱讀:
- [ 05-06]熱帶氣旋“法尼”在印度致死人數升至33人
- [ 04-30]熱帶氣旋肯尼斯致38人喪生 聯合國呼吁援助莫桑比克
- [ 04-03]強熱帶氣旋“伊代”造成津巴布韋268人喪生數百人失蹤
- [ 04-01]熱帶氣旋“伊代”侵襲非洲多國 中國救援隊消殺面積超22萬平方米
- [ 03-25]兒基會呼吁幫助受強熱帶氣旋“伊代”影響的兒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