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6日,東林鎮泉益村村民沈建利(右)與工人一起在稻田里給小龍蝦喂食。沈建利今年三月承包了村里100畝閑置土地,作為稻蝦混養的養殖基地,投放了5000斤小龍蝦苗,將與6月播種的水稻一起進行生態養殖,每畝收益可達5000元左右。從2018年開始,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推廣稻蝦混養、稻魚共生、種草養蟹、多品種混養等綜合種養模式,讓養殖戶們利用閑置土地進行生態混養,促進“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漁糧共贏”,助力農民增產增收。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5月6日,東林鎮泉益村村民沈建利(右)與工人一起在稻田里給小龍蝦喂食(無人機拍攝)。沈建利今年三月承包了村里100畝閑置土地,作為稻蝦混養的養殖基地,投放了5000斤小龍蝦苗,將與6月播種的水稻一起進行生態養殖,每畝收益可達5000元左右。從2018年開始,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推廣稻蝦混養、稻魚共生、種草養蟹、多品種混養等綜合種養模式,讓養殖戶們利用閑置土地進行生態混養,促進“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漁糧共贏”,助力農民增產增收。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5月6日,東林鎮泉益村養殖戶在打撈今年第一批養殖的小龍蝦。從2018年開始,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推廣稻蝦混養、稻魚共生、種草養蟹、多品種混養等綜合種養模式,讓養殖戶們利用閑置土地進行生態混養,促進“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漁糧共贏”,助力農民增產增收。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5月6日,東林鎮泉益村養殖戶展示今年第一批準備上市的小龍蝦。從2018年開始,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推廣稻蝦混養、稻魚共生、種草養蟹、多品種混養等綜合種養模式,讓養殖戶們利用閑置土地進行生態混養,促進“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漁糧共贏”,助力農民增產增收。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5月6日,東林鎮泉益村村民沈建利(左)與工人一起在稻田里給小龍蝦喂食(無人機拍攝)。沈建利今年三月承包了村里100畝閑置土地,作為稻蝦混養的養殖基地,投放了5000斤小龍蝦苗,將與6月播種的水稻一起進行生態養殖,每畝收益可達5000元左右。從2018年開始,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推廣稻蝦混養、稻魚共生、種草養蟹、多品種混養等綜合種養模式,讓養殖戶們利用閑置土地進行生態混養,促進“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漁糧共贏”,助力農民增產增收。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5月6日,東林鎮泉益村村民沈建利(左)與工人一起在養殖稻田里打撈今年第一批養殖的小龍蝦(無人機拍攝)。沈建利今年承包了村里100畝閑置土地,作為稻蝦混養的養殖基地,投放了5000斤小龍蝦苗,將與6月播種的水稻一起進行生態養殖,每畝收益可達5000元左右。從2018年開始,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推廣稻蝦混養、稻魚共生、種草養蟹、多品種混養等綜合種養模式,讓養殖戶們利用閑置土地進行生態混養,促進“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漁糧共贏”,助力農民增產增收。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