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5日,李樹干出警前整理警用裝備。 “大老李來了,你就給個面子吧!” 在汜光湖,群眾間有小矛盾小糾紛,只要李樹干一出現,用不著開口,鄉鄰們說上這么一句,基本就能把事情“擺平了”。汜光湖原是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的一個鄉,從警28年,李樹干一直堅守這里。身為社區民警,李樹干深知平安是公安工作的“基石”。他給自己立了一條“規矩”:在汜光湖發生的刑案,無論大小都要盡全力拿下。為守護汜光湖平安,他在村頭、市場、商店等人群聚集地建起警民聯系點、治安信息點,組織動員建立“夕陽紅”巡邏隊。 28年來,汜光湖警務區沒有發生一起重大惡性案件,轄區刑事發案率全市最低,李樹干功不可沒。李樹干還特別重視矛盾糾紛的調解。群眾有問題找他,他從不推辭,也不嫌麻煩。在他看來,解決小矛盾就是化解大問題,這也是社區民警要干的“正事”。他不僅樂于解決群眾矛盾,也善于解決群眾矛盾。 “化解矛盾的方法千百種,但道理只有一個:把良心擺正,把一碗水端平,群眾就會聽你的。” 出生于農家的李樹干,退伍歸來當上民警,吃了公家飯,依然種田犁地,群眾都說他是“農民警察”。因為融入,李樹干總能將村民冷暖放在心上。28年來,他干了不少“分外之事”,只要群眾有需求,李樹干總能第一時間趕到。僅在最近3年里,李樹干幫群眾代辦事項就超過900件,上門送證6000多份。守得住平安,解得了矛盾,樂于服務群眾,李樹干逐漸在汜光湖樹起威信,干出“面子”。2014年,公安部將其列為全國公安機關群眾工作10名先進代表之一。此后,又被授予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等稱號。新華社記者 李雨澤 攝

5月5日,李樹干在轄區內劃船巡邏(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李雨澤 攝

5月5日,李樹干在轄區進行安全巡查。新華社記者 李雨澤 攝

5月5日,李樹干對轄區內無人居住的廢棄房屋進行安全巡查。新華社記者 李雨澤 攝

5月5日,李樹干(右)幫漁民抬魚。新華社記者 李雨澤 攝

5月5日,李樹干(右)幫助轄區內腿腳不便的老人打掃房屋。新華社記者 李雨澤 攝

5月5日,李樹干(右)在漁船上與漁民交流。新華社記者 李雨澤 攝

5月5日,李樹干(中)在漁船上給漁民講授安全知識。新華社記者 李雨澤 攝

這是李樹干用了十幾年的公文包(5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雨澤 攝

5月5日,即將退休的李樹干在翻閱工作28年來的工作筆記。新華社記者 李雨澤 攝

5月5日,李樹干在轄區劃船巡邏。新華社記者 李雨澤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