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遼寧省本溪市有一家“陽光家園”會館,42名智力障礙、唐氏綜合征和自閉癥人員在此生活、學習,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媽媽”——邢敏。
邢敏(右一)帶著“孩子們”在“陽光家園”里做手工,“孩子們”和她在一起時總是充滿歡聲笑語(5月10日攝)。 遼寧省本溪市有一家“陽光家園”會館,42名智力障礙、唐氏綜合征和自閉癥人員在此生活、學習,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媽媽”——邢敏。 邢敏今年56歲,她從小被確診為雙下肢麻痹,走路和蹲起時略有不便。但邢敏不僅自食其力,還盡量幫助身邊的殘疾人、智力障礙人員群體等。2005年,邢敏在社區里開展為智力障礙人員搭建就業平臺的工作,她發現智力障礙人員成年后想要融入社會、找到工作非常困難,但如果長期待在家里,不僅病情得不到緩解,還會給家人帶來負擔。成年后從育智學校畢業的智力障礙人員誰來管?邢敏接下了這個擔子。 2007年,邢敏開辦“陽光家園”會館,專門接收成年的智力障礙人員。她用自己的積蓄專門買了個房子,為智力障礙人員提供康復、培訓、交流、活動的場所。目前,42名智力障礙人員最小的18歲,最大的38歲。他們早上八點半來“上學”,下午三四點鐘“放學”。會館一開始不收費,但后來因為負擔太大,邢敏只收取少量費用,用于正常運轉。 多年來,這些“大孩子”和邢敏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都叫她“邢媽媽”。除了照顧他們的生活,邢敏還專門雇老師教課。晨讀、背誦古詩、唱歌跳舞、做手工……在邢敏的呵護下,“孩子們”禮貌懂事,也盡己所能去愛身邊的人。 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