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從靈肉關系和視覺建構兩個不同的維度來分析《銀翼殺手2049》這部電影。結合當今時代的現狀,從仿生人有沒有靈魂、禪宗和人類的恐懼三個角度來評價影片揭示的內容和現象。同時也探討了電影在CG原畫概念設計上的文化多元性。
關鍵詞:靈魂,進化,危機
一 關于電影《銀翼殺手2049》
第一部《銀翼殺手》上映于1982年,這部《銀翼殺手2049》上映于2017年。為了讓觀眾更了解這部電影德劇情,中間拍了三部小短片,解釋這部電影的一些人物背景故事和細節。這三部短片分別是:《銀翼殺手 2022:黑暗浩劫》、《銀翼殺手 2036: 連鎖黎明》、《銀翼殺手 2048:無處可逃》。
《銀翼殺手》上映的時候票房慘淡,經過時間的洗禮,它的評價越來越高。原著作者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的命運也是如此,他生前產量很大,但一生貧困,直到死后名聲才越來越大。《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成為了一代經典著作。《銀翼殺手2049》脫離了原著,刻意地迎合了美國大眾中諸多基督徒的價值觀,將核心話題從“人造人”變成了“繁衍生育”。將造人功能從人類手里在次交給上帝。但也因此,票房相對會比第一部好很多。
二 靈肉關系
1. 仿生人有沒有靈魂
整部電影一直在圍繞仿生人的靈魂問題延展,最終落在仿生人的自我繁衍能力上。 這一部已經脫離了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的原著《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不再是探討基督徒的禁忌——人造人的后果,而是把核心轉移到繁衍和生育上了。關于西方對于人工智能的悲觀情緒和對基督教傳統的上帝造人領域的禁忌挑戰,在本章的第3節《人類的恐懼》里再探討。
1.1 身份認同和洞穴之喻
主角K在《銀翼殺手2049》中是洛杉磯警察,也是新一代的仿生人。他每次完成任務后回來見他的上司陸軍中尉喬茜,都需要通過一系列的人性基準線的測驗。他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快速地回答電子儀器給出的問題,里面有納博科夫《微暗的火》里的詩句,在算法規則上增加了情感規則,這意味著仿生人擬人度的提高。這些測試是為了防止K偏離人類的操控和指令。
仿生人的記憶是人類捏造再植入的,是虛假的記憶。而個體的記憶是人格構成的基石,那么仿生人生來就是成年人,所有的記憶和經驗都是被事先編造好的,這就是電影中K對自己身份認同的渴望和追尋原因。他渴望自己就是那個被生育出來的仿生人后代,渴望里克就是自己的生父。
K在尋找仿生人的后代的時候,由于擁有了真實的記憶,而似乎得到了自己是有靈魂的證明,他渴望自己就是莫頓口中的“奇跡”。當結尾部分里克問他:“我和你是什么關系?”時,K的微笑非常復雜,他的神情里保留了將里克當作父親的那份感情,是個非常悲情的角色,他甚至是一個一直誤以為自己是主角的無足輕重的人物。他的記憶被隨意攥寫和植入,他不曾擁有真正的成長記憶,就猶如他的人格也不是真實的,在一個人的記憶是他人格形成的基石的前提下,他是一個連人格都是被事先攥寫好了的人。仿生人的記憶就像柏拉圖的洞穴之喻中的墻上的影子,當他們認清影子乃是虛擬之物時,意識到在自由之中才能創造屬于自己的記憶時,他們便渴望走出洞穴。這種意識便是人類所恐懼的仿生人的自由意志,這也是我對《銀翼殺手2049》嚴重偏離原著和1982年版《銀翼殺手》探討實質的批評,在本章第3節《人類的恐懼》里會繼續探討。
1.2 有意識不等于有靈魂
在《銀翼殺手2049》中,仿生人是有感情的。K和他上司的同僚之情;K當方面對里克的親情念想;K和電子虛擬人喬伊的愛情。
以編碼存在的靜態意識連接著人類的感官和AI營造出的虛擬體驗,CG技術的飛速發展已經在視覺、聽覺、觸覺等角度精確傳感人類體驗,營造人類與虛擬世界沉浸式互動。大量科幻電影、漫畫和小說都涉及到意識轉移、生物科學技術等元素。
仿生人是被人類奴役的另一物種,之所以說他們不是人,而是另一物種,因為他們極大地區別于人類。他們的確是有意識的,AI編曲和繪圖看起來是AI有了靈魂的案例,但實際上只是樣本編碼的重組而已,最多AI就是在對樣本的深度學習后進行的重組,它可以做到的是設計,而不是創作。也就是佛洛伊德提到的“潛意識和創造力”以及李白式的“酒神精神”,目前看來是沒有的。它沒有帶有“偶然”因素的創造力,即便看起來很抽象、聽起來很新鮮,但它依舊是編寫好的樣本的組合結果。
而電影里探討的愛情、憤怒、懷舊等需要大腦神經元產生化學反應才有的東西,目前看來網絡神經元是不會有的。對于人工智能來說,這些人類最簡單的東西,是最難解的。依照莫拉維克悖論,人類的學習是將事物歸納、簡化的過程;人工智能則擅長切入復雜的事物,越復雜越易解,反而對于它們來說,最簡單的東西是最難解的。
目前出現的AI繪畫創作、書法創作和音樂創作,都是將現有樣本輸入,找出規則后重組的結果。沒有藝術家的靈魂,頂多算作設計師。它依靠大數據和算法,而不是激情、靈感和個人的經歷體驗。
愛情、憤怒、欲望等來自靈魂,而意識可以控制愛情沖動,憤怒沖動、欲望沖動等等,片中的仿生人連鎖九號女殺手露芙,每次殺人都會留下眼淚,流淚她意識無法控制的,說明這位仿生人是有靈魂的。意識不是靈魂的證明,恰恰相反,意識控制不了感情沖動,更有可能說明靈魂的存在。
2. 禪宗
《銀翼殺手2049》中一個關鍵人物華萊士的每一次出場,都帶著東方韻味的幽冥玄境。無論是服飾、場景構置還是臺詞。
華萊士在泰瑞爾公司面臨停產后重新收購并重振了制造仿生人的產業。包括K、露芙都是他制造的最新的一代仿生人。他充當神一樣的存在,抑或是魔鬼。他雙目失明卻任自己在黑暗中,沒有通過科技來救治,似乎是滿足于這樣的黑暗。這和第一部《銀翼殺手》中臨終的仿生人說的話有不可分割的關聯:“我所見過的事物,你們人類絕對無法置信。我目睹戰艦在獵戶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燒,我看見C射線在唐懷瑟之門附近的黑暗中閃耀。所有這些時刻,終將消逝在時光中。一如眼淚,消失在雨中。”
華萊士不屑于看人類看到的一切,懸浮在他四周的黑色懸浮物也許是探測器,形狀像海灘上自然的石子,被水沖得光滑圓潤,每一個形態卻又都不一樣。表面得光澤和質感很像東方的大漆作品。他創造仿生人,也肆意地對他們進行殺戮。他是神也是魔鬼。與人類的警署中尉喬茜相比,他與仿生人不是使用和被使用的關系,而是主宰關系。華萊士他希望未來世界由仿生人繼承,他試圖讓仿生人繁衍生育,代替人類在地球上發展。
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能力,也就是獨立的自我學習能力,遠遠與早期的“如果,所以”的分析方式不一樣了。不是給出“如果它有長鼻子、大耳朵、四根腿等等……那么它就是一只大象。”而是給它數億張大象的圖片,然后讓它自己去總結大象的規律,數據越大,越接近真相。
AI已經證明最高級的理解力不是那些語言總結出的明確定義,而是一種結果——也就是禪宗的存在。禪宗中沒有明確簡單的定義,而是過程(數據)與結果。規避了定義,也就達到了無限的精確。
3. 人類的恐懼
《銀翼殺手2049》中作為人類的喬茜恐懼的是仿生人的自我進化的能力,但這部電影中重點討論的是繁衍生育問題,也就是自然選擇的進化問題。而在我們目前的現實中,Alpha Go已經實現了自我學習的進化能力,也就是可以實現文化進化。2017年10月19日一篇“Mastering thegame of Go without human knowledge”在《Nature》上發表,引發了諸多討論。
人類恐懼的具體事情是奴役與被奴役的關系,電影中對仿生人的制造和殺戮,一面反應了人類奴役和主宰科技的欲望,另一面也呈現了人類竭力控制仿生人的自我進化能力,人類恐懼仿生人擁有自由意志(人性基準線的測試代表一個仿生人是否符合人類的標準,不達標就會成為被清除對象,片中喬茜對K是有同僚之情的,所以保護了K)。片子中出現的仿生人繁衍進化的問題,也是人類恐懼的事情,而成了仿生人起義群體的“奇跡”和希望。
AI的可怕之處在于對復雜信息的處理和面向自我的深度學習上。人類是靠語言文字和符號進行溝通交流的,而這種交流方式必然會有偏差。做一個假設,如果AI達到了通過任的無數面部表情、行為和體溫等數據的深度學習和解析,直接越過語言、文字和符號讀懂人類的意志,那么我們下一刻要做什么,它們不等我們人類互相交流,它們會在我們交流之前知曉。也就是我們想干什么,一下就被它們讀懂。如果AI具有獨立意志,那么具有這樣的能力的它們對我們來說是很可怕的。
《逃離克隆島》中的主角就是克隆人,他有獨立意志,結果就是很可怕的,有獨立意志的生物是不愿被奴役的。
那么回歸到第一部《銀翼殺手》,電影探討的是人類和仿生人是否能和平地相處,而不是創造、奴役然后殺戮的狀態。致敬第一部電影的《銀翼殺手2049》則延續了人性和生命體驗的探討。
三 視覺建構
1. 數字朋克風格
電影的畫面風格繼承了數字朋克的一貫風格,令人目眩的高科技街景、服裝、道具和虛擬物像。卻又呈現出頹敗的文明和混亂的社會景象。
這種蕭索的風格和高科技的器械形成冷峻的搭配。
《銀翼殺手2049》雖然在內核上沒有1982年的《銀翼殺手》有深度,但在視覺建構上確是占盡了時代的優勢,遠遠比《銀翼殺手》帶給觀眾的沖擊力和體驗強得多。人們也不像當初一樣要相信沒有見過的事物,電影中那滿街的全息投影廣告,全息影像也早就有了,只是還沒有達到鋪天蓋地的使用率,就和80年代的電腦一樣,只是時間問題,不需要我們憑空想象了。
值得一提的是《銀翼殺手2049》中出現的年輕的瑞秋,30年前的《銀翼殺手》中的女主角瑞秋,活靈活現地重現在已經衰老的里德面前。就幾秒鐘的戲份,花費了特效公司一年的時間。所以華萊士毫不猶豫地一槍崩了她,太費錢了。但特效能做到這個精妙的程度,也成為CG領域非常大的飛躍和經典了。
2. 電影原畫概念設定的文化特性
George Hull設計的《銀翼殺手2049》的概念場景圖,有部分取景于東方。這里這部分是大斷電那個階段的短片設計。
這種東西方文化在視覺上的融合,在美學上更讓人舒服,東方傳統的元素、街道、人物等,和西方冷峻的器械、寫實的材質融合。營造出奇妙的盛世和末世交替的幻境。
總的來說《銀翼殺手2049》的末世畫風過于蕭索,相比之下,融入諸多東方元素的《攻殼機動隊》的原畫概念設計在更優秀,只是由于原著黨堅持二次元的畫風,所以給出了相對低的評分。但原著漫畫的畫風的確非常一般,只能說是某種情結在作祟吧。拋開故事和原著的符合度,我絕對《攻殼機動隊》的設定是接近完美的,相比之下《銀翼殺手2049》稍顯遜色一些。
四 疑問
這部電影探討了當今社會我們應當關注的關于AI的話題,人倫、文明、進化和危機。十幾年前人們還在擔心孩子上網影響學習,現在卻已經有了虛擬美術館,展出新媒體作品,人們的危機感并沒有改變,而面對的問題改變了。
這部電影的敘事和視覺建構都比前一部優秀,但在思想深度和廣度上,卻反而倒退了不少。
關于這部電影我有兩個疑問:
1.為什么大斷電會導致數據的丟失?數據又不是靠電來保存的。“大斷電”這個設定是要改成“大病毒”會更合理一些。
2.人類既然不愿意讓仿生人自我進化(還設置了人性基準測試),那么為什么會允許給仿生人造生殖細胞?可以繁衍出后代的仿生人必定是有生殖細胞的。
參考文獻
[1] 弗洛伊德:《論創造力與無意識》,孫愷翔譯 北京:中國展望版社,1986年
[2] 《人工智能:人類命運的天使抑或魔鬼》張耀銘張路曦
[3] 《向死而生與末世論:西方人工智能悲觀論及其批判》高奇琦
1月28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春節聯歡晚會上,40名來自全國林草基層的代表共同獻唱《我的家》,用歌聲傳達對綠水青山的熱愛,深情歌頌美麗中 ...
12月28日晚,文化惠民演出——“南臺有戲閩韻頌福”閩劇專場演出在福建省福州倉前公園上演,由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選送的民樂合奏、閩劇折子戲等 ...
2024年閩臺藝術青年音樂會開幕,本次音樂會由省文旅廳主辦,是第九屆福建藝術節和兩岸藝術青年歡樂匯的重要配套活動。
在9日進行的英超足球聯賽中,利物浦在先丟兩球的情況下以2:2逼平阿森納,延緩了“領頭羊”的前進速度。水晶宮憑借奧利塞的助攻“帽子戲法”,以5:1 ...
2022-2023賽季法甲足球聯賽9日結束了第30輪的全部比賽,積分榜排名第三的馬賽在客場被洛里昂以0:0逼平,錯失了追趕聯賽“領頭羊”的機會。 ...
葡萄牙體育隊9日晚在葡超足球聯賽第27輪比賽中客場以4:3險勝“升班馬”卡薩皮亞隊,繼續排名聯賽第四,距離歐冠區還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后賽12進8附加賽10日晚繼續進行,北京和廣廈分別在主場輕松獲勝,在三場兩勝的賽制中占得先 ...
當日,中國女足在西班牙伊維薩島進行賽前訓練。作為備戰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熱身賽之一,中國女足與西班牙女足的熱身賽將于11日舉行。
這位不滿26歲的年輕人是否還能更進一步?對于這一疑問,無論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練還是田徑界專家都顯示出信心,認為他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冠軍賽布達佩斯站18日在布達佩斯奧林匹克中心拉開戰幕,中國選手馬龍輕松晉級,陳夢逆轉勝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該賽事第一次擴大為32支球隊參加,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舉辦。根據賽程,揭幕戰將于7月20日在奧克蘭上演,決賽將于8月20日 ...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10日發布了《體育總局排球中心關于選聘國家女排主教練的公告》,中國女排新任主帥的選聘工作正式啟動。
根據賽程,四個小項的短節目和韻律舞比賽將于14日展開,15日進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則將按照國際賽事慣例進行表演滑。
智庫邀請權威學者和知名醫師加入,以公益、醫療和科研為三個抓手,旨在充分發揮專家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權威性,倡導科學的健身理念,以體育促進大眾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來阻擋一下。”在廣西天等縣小山鄉中心小學的運動場上,體育老師張世強盯著隊員們訓練時的跑動情況,不時提醒。
第18屆建橋杯中國女子圍棋公開賽本賽27日在浙江長興大唐貢茶院揭開戰幕。不久前剛獲得全運會混雙冠軍的老將芮乃偉九段首輪爆冷不敵趙貫汝,被淘汰出局 ...
哈薩克斯坦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司司長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備戰工作正在哈薩克斯坦全面展開,希望哈國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