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3日電 (孫秋霞 張文絞馮玲玲)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從依靠要素驅動轉向依靠創新驅動。 中新社記者近日就中國經濟發展的相關議題,電話采訪了數位專家學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研究員呂薇表示,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包括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用較少的投入形成更多有效產出;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等。 近年來,中國消費發展勢頭良好,成為中國經濟穩增長的重要力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指出,2019年一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9.7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3%,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1%。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主任關利欣表示,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提升,改變了長期以來中國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形成了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拉動經濟發展的格局,優化了宏觀經濟結構。 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繼續提升。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22317億元,同比增長7.0%,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1.3%,比第二產業高出24.4個百分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濤表示,近年來,中國服務業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產業結構也不斷優化。今后需要以產業轉型需求為導向,將更多高質量的中間服務投入到實體經濟中,提高制造業精度和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僅開放范圍廣、開放力度大,同時開放過程中也更注重創新。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剛表示,擴大開放是為了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中國擴大開放后,將逐漸形成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對國內市場主體產生一定競爭壓力,從而倒逼國內市場改革,轉變傳統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創新能力,尋求高質量的經濟發展。 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主任彭支偉指出,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推進和落實,將有力促進國內體制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推動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并促進全球范圍內資源配置的優化,讓世界共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日益轉向高質量發展,長期來看還是要從主要依靠要素資源投入驅動經濟增長,轉向主要依靠效率提高、提高全要素生產力驅動經濟增長。而最根本的途徑就是提高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呂薇也表示,要依靠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包括依靠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提高要素生產率;依靠創新擴大有效供給,滿足人民群眾的多樣化消費需求升級,提高有效供給能力;依靠創新淘汰落后,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價值鏈,實現從中低端轉向中高端,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等。(完) |
相關閱讀:
- [ 05-13]平潭:改革創新,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
- [ 05-13]報告顯示去年在德國投資的外國企業數量創新高
- [ 05-13]以創新引領行業 以科技樹立標桿
- [ 05-12]福州大學首屆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舉辦 呈現AI新認知
- [ 05-12]廈門創新"大數據+掃黑除惡"模式 共查辦黑惡團伙35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