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莫斯科5月16日電(記者馬曉成)14日晚,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植物園“藥劑師花園”,依水而建的舞臺上,“杜麗娘”和“柳夢梅”的身影和著悠揚的昆曲唱段,向當地觀眾講述著一個來自東方的愛情故事。 這是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和上海張軍昆曲藝術中心聯合推出的實景園林演出《牡丹亭》。“藥劑師花園”園中草木蔥蘢、流水潺潺,紗幔、霓裳,次第映入眼簾,笛聲、唱詞緩緩流入耳中。演出結束后,掌聲經久不息。 《牡丹亭》是中國明代文學家、戲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當晚的演出拉開了俄羅斯第14屆契訶夫國際戲劇節的序幕。契訶夫國際戲劇節組委會戲劇項目總監延雅科娃·維多利亞說,演出仿佛一顆純粹的寶石,美不勝收。 如何讓俄羅斯觀眾更好地接受昆曲這種藝術形式?《牡丹亭》藝術總監、男主角柳夢梅的扮演者張軍說,作為一種文化對話,昆曲的音樂及其傳達的情感可以讓東西方觀眾跨越語言的障礙。 “我們準備了3年,終于可以在本屆藝術節期間來到莫斯科。這是一次特別的機會,我們在服裝和化妝上做了特別的安排。《牡丹亭》是非常傳統的藝術作品,故事很易懂,希望它也能得到俄羅斯觀眾的好評。”張軍說。 為了更好地拉近同俄羅斯觀眾的距離,本場演出還專門邀請莫斯科的芭蕾舞演員參演。當地演員優美的芭蕾舞表演在唯美的昆曲扮相與服裝的襯托下,別有一番風味。 “我們的戲里有花神這一角色,而西方傳統芭蕾舞表演中也有花精靈這一角色。所以在開始洽談時,雙方就探討能否展開這種跨文化的交流。”《牡丹亭》導演李小平說。 “傳統藝術有不可取代的價值,我們帶著來自上海的問候,帶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氣韻來到莫斯科,希望能為推動兩國文化交流并向全球推廣昆曲藝術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張軍說。 “這是一場超越生死的愛情故事,演出非常精彩!”觀眾亞歷山大說。 據了解,第14屆契訶夫國際戲劇節的主賓國是中國。為慶祝中俄建交70周年,包括《牡丹亭》《長恨歌》在內的多部中國作品將在戲劇節期間上演。戲劇節主辦方總經理瓦列里·沙德林說,希望這些優秀作品能增加俄羅斯觀眾對中國文化、歷史的興趣,用藝術拉近中俄兩國人民的距離。 |
相關閱讀:
- [ 04-28]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揭曉
- [ 04-24]廈門康城小學校園戲劇展演 把好故事搬上舞臺
- [ 04-18]戲劇藝術助力特殊兒童融入社會
- [ 04-15]林兆華戲劇邀請展歸來
- [ 04-14]音樂戲劇《龐氏騙局》中文版將巡演全國
- [ 03-29]上海推出“戲劇電影院線”
- [ 02-26]電臺名嘴現場挑戰北京人藝名角 演藝經典戲劇片段
- [ 02-01]“老舍戲劇周”紀念老舍誕辰120周年
- [ 01-29]廈門滄江劇院啟動戲劇教育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