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美國“閉關鎖國”和輕易許諾不會讓民眾獲得實益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 題:美國“閉關鎖國”和輕易許諾不會讓民眾獲得實益 中新社記者 魏晞 美國政府近期再度祭起關稅大棒,令中美貿易摩擦升級。自特朗普政府2017年初上任以來,美國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多個經濟體貿易摩擦如影隨行。動輒以關稅施壓,不斷擦槍走火,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堅持建造“孤島”,對美國自身而言不啻于“閉關鎖國”。 同時,特朗普不斷輕易對民眾許下承諾:要制造業回歸、要促進就業、要縮減美國貿易逆差。在此名義下屢屢打出的關稅牌,行的乃是反對多邊主義、挑戰全球規則、打亂貿易體系之實,不僅不能兌現這些承諾、讓美國民眾獲得實益,且只會把全球貿易原本的一手好牌打爛。 在21世紀的當下,美國某些人的心態仍然停留在17世紀的重商主義時代,即“出口即是有利,進口即為不利”。為此,不惜對中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歐盟開戰,為了追求自身所謂平衡,讓貿易戰陰影籠罩全球。在為中美貿易摩擦尋求解決路徑的過程中,其反復無常、背棄已有共識的舉動,更給中美經貿磋商前景蒙上陰影,也給美國經濟本身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越來越多美國民眾發現:那些輕易許下的承諾,并沒有讓他們獲得實益。 美國農民一再成為貿易戰的犧牲品。去年美國政府補償貿易戰受損農民的所謂“貿易援助計劃”宣布時,美國主要農產品播種季接近尾聲,農民改變生產計劃為時已晚,結果美農產品對華出口暴跌七成,農民損失慘重。去年陰影仍在,美國近期又再度升級與中國貿易戰,美國農民為“止損”紛紛自發減種。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截至5月13日,美國玉米和大豆的播種率分別僅為30%和9%。從去年9月1日至今年5月9日,美對中國大豆出口裝船量僅是上年同期的兩成。美國農民抱怨,政府的補貼只是杯水車薪,而且“拿到農業補貼的那些人根本不是種地的農民”。 美國制造業回歸之路也是亂麻一團。特朗普強勢要求美國企業將工廠搬回美國,重振美國的制造業,卻毫不顧及多年來美國多數制造業產業基礎已經薄弱退化,既無原料產地、也無上下游產業、更缺熟練工人的現實。這種“什么都靠自己生產”的落后思維,美國企業并不買賬。而被特朗普高調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富士康美國建廠之路,更是進展龜速,進退兩難。富士康顯然低估了制造業回流美國的難度,計劃或面臨縮水甚至部分擱置。當初美國威斯康辛州政府為吸引富士康不惜送出巨額財政優惠大禮包,如今富士康工廠難以達到預期新增就業目標,威斯康辛州的新州長已經表示禮包要“重新談”。 至于美國想解決的貿易逆差問題,更是事與愿違。2017年以來,美國用兩年時間把貿易逆差又提升了1000億美元,美國消費者更是被拖入貿易戰中。特朗普頻發推文,想把全美國民眾一起綁上戰車,他的邏輯是:我們會贏,因為我們總是能贏。但正如特朗普推文后一位網友給出的問答選擇題:對進口商品加增關稅,到底誰會為這些稅收買單呢?進口商品的國家,進口商品的公司,征收關稅的政府,還是購買產品的消費者?“答案當然是消費者!”這位網友說。 懷抱過時思維,逞一時之快,結果是傷及本國民眾利益與企業信心,既損人又不利己。這種短視行為應休矣。(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