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劉德付在木雕工藝廠內進行木雕創作。
今年50歲的劉德付是貴州六盤水市鐘山區德付木雕工藝廠的“掌門人”。出生于水城縣紅巖鄉一個貧苦家庭的他,小學輟學后喜歡用棕葉等編織小動物,卻沒想為日后的編織和木雕技藝奠定了基礎。 1996年,劉德付遭遇一場車禍,經過搶救保住了性命,但左眼卻徹底失明。1999年,劉德付做起了木雕,為盡快掌握木雕技藝,他查閱書籍,每天晨學晚練,練就一雙“巧手”。
2010年,在自己的努力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劉德付的德付木雕工藝廠注冊成立。為幫助更多的殘疾人脫貧就業,木雕廠成為鐘山區殘疾人技能培訓基地,幾年來已培訓出掌握木雕技藝的殘疾人60余人。目前,德付木雕工藝廠里有固定工人20名,其中殘疾員工16名。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5月18日,劉德付在工藝廠內進行木雕創作。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5月18日,殘疾員工張軍在木雕工藝廠內進行木雕創作。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5月18日,劉德付在工藝廠內加工木制品。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5月18日,劉德付在工藝廠內進行木雕創作。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5月18日,劉德付在工藝廠內進行木雕創作。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5月18日,劉德付(右)在工藝廠內加工木料。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5月18日,劉德付在工藝廠內加工木料。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5月18日,殘疾員工趙才全在木雕工藝廠內打磨木料。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5月18日,劉德付(右)在指導殘疾員工張軍進行木雕制作。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5月18日,劉德付和部分員工在木工車間門口合影。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