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新加坡5月22日電 專訪:逆全球化抬頭大背景下新中兩國不斷拓展合作空間——訪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 新華社記者 王麗麗 夏鵬 周錦銘 新加坡新任副總理王瑞杰近日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在當前科技日益進步以及國際體系發生結構性變革的大背景下,新加坡與中國仍不斷拓展合作空間。 他說:“即便挑戰更加嚴峻,機遇仍然存在。” 王瑞杰22日開始訪問中國。他將到訪北京、上海、廣東和香港。他將在上海與上海市市長應勇聯合主持新成立的新加坡-上海全面合作理事會(新滬全面合作理事會)及在浦江創新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正如新滬全面合作理事會的名稱中“全面”兩字所蘊含的,新加坡將與上海在共建“一帶一路”、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營商環境便利化、城市治理、人文交流六大領域繼續深化雙邊合作。他表示,在全球多地發生結構性變革、全球供應鏈進行重新配置的新形勢下,這些領域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王瑞杰表示,新加坡是最早支持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新加坡認為這一倡議極具戰略性和前瞻性,可以加強地區間互聯互通,推動商品、資金和人員的跨境流動,提升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經濟合作機會,從而為未來本地區乃至全球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他說,明年新中兩國將慶祝建交30周年,在新加坡與中國七省市所建立的七個經貿合作理事會的不懈努力下,兩國得以在各自不同發展階段不斷找到新的合作模式和合作領域,未來新加坡將繼續與中國保持緊密的經貿關系,不斷發掘新的合作機會。他也期待通過新滬全面合作理事會進一步加強與上海的溝通與合作。 作為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的新方主席,王瑞杰指出,新中兩國在過去良好合作的基礎之上把雙邊合作推進到更高層次,不僅符合新加坡與中國兩國的利益,也有利于整個東盟地區的經濟發展。 他舉例說,中國現在是絕大多數東盟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作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發展不僅造福中國人民,也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他說,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間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使得數億人口脫離貧困,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基礎設施以及城市面貌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目前中國正在繼續進行經濟結構轉型、刺激內需、整治環境以及努力提升人們的教育、住房和醫療條件,這些將不斷驅動中國經濟持續發展。 王瑞杰認為,“中國的發展能為區域經濟甚至全球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 在他看來,新加坡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保持國內政治局勢的建設性和前瞻性,而他所領導的未來經濟委員會和國家研究基金會將在國家長期戰略的制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他指出,新加坡面臨短期風險和長期挑戰的威脅,新加坡人對此都有共識,政府有時不得不出臺“應對一些看起來不明顯或不迫切的問題”的政策,因為“從一開始就踏上正確的軌道能為新加坡未來的成功創造更大的幾率”。新加坡只要繼續保持團結一致并且擁有前瞻意識,就能通過科技創新實現經濟轉型并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等長期挑戰。 王瑞杰對新加坡經濟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他說,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是當今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新加坡地處亞洲的核心地帶,必將從亞洲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受益。 今年恰逢新加坡開埠200周年,新加坡推出了一系列慶祝活動。王瑞杰說,我們希望通過回顧歷史,讓新加坡人更深地了解先輩是如何團結一致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并創造出各種機會,這是我們今天之所以成功的“一個重要的DNA”,也將進一步增強新加坡人迎接未來的信心和期待。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