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24日電(記者 張尼) 近期,華北多地遭遇熱浪侵襲,高溫津貼發放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焦點。記者注意到,今年包括上海、福建在內的省份上調了高溫津貼標準。為了保障勞動者享受應有權益,多地還明確,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發放的將面臨罰款。 華北遭遇“炙烤” 河北9城最高溫破40℃ 近日,華北的高溫天氣成為熱門話題。 來自中央氣象臺的數據顯示,23日白天,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中南部、河南、山東、安徽中北部、江蘇等地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 北京南部、天津中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東中西部等地氣溫達37~39℃,河北衡水、邢臺、邯鄲等局地達40~41℃。 圖片來自中央氣象臺官方微博 23日,中央氣象臺發布14時至15時最高氣溫前十名城市,根據排名顯示,河北省9個城市榜上有名,且最高氣溫均在40℃以上。網友直呼:“要曬干了”“河北屠榜”“十個高溫九個河北”。 當天傍晚18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預報。 受暖脊影響,預計5月24至25日,華北東部、遼寧西部和北部、吉林西部、山東半島、江蘇西部、云南北部等地將出現35~37℃的高溫天氣,其中,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山東半島北部、云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溫度可達37~39℃,局地超過40℃。 另據預計,26日起上述地區高溫將有所減弱。 部分省份高溫津貼一覽表(統計截至5月23日) 上海、福建等地上調高溫津貼標準 伴隨氣溫上升,各地高溫津貼也陸續進入發放時間。 根據2012年修訂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 從高溫津貼發放時間來看,各地也因氣候條件差異有所區別。如,北京、山西等北方地區的發放時間段為6到8月,海南省的發放時間長達7個月,為4到10月。 記者注意到,今年一些省份在原基礎上上調了本地高溫津貼標準。 例如,本月21日,上海人社部門宣布,夏季高溫津貼標準從200元/月調整為300元/月,執行時間為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共四個月。 福建也明確,從今年5月1日起,對夏季高溫津貼發放標準進行調整。調整后,福建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及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5月份應當按實際高溫天數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6-9月份應當按月或按實際高溫天數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這其中,按月計發的,每人每月260元;按天計發的,每人每天12元。 安徽則是在去年8月將高溫津貼標準由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調整為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5元。這是該省自2011年建立高溫津貼制度以來,首次調整高溫津貼標準。 用人單位發放津貼不到位或面臨重罰 記者注意到,為了防止高溫津貼被克扣,各地也都出臺了具體的保障政策,防止高溫津貼成為“紙上清涼”。 例如,根據《山東省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用人單位強迫勞動者在高溫天氣期間工作的,或者未按規定標準發放防暑降溫費的,由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廣東也明確,需發放高溫津貼但用人單位沒有發放的,將面臨省政府《廣東省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所規定的處罰,即由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補發,逾期未改正的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此外,不少省份相關規定中也明確提出,用人單位不得因高溫津貼增加而降低勞動者工資,最低工資標準不包含高溫津貼。綠豆湯等解暑飲料不能沖抵高溫津貼。 包括湖北在內的多省份還強調,如果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支付勞動者高溫津貼,勞動者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舉報或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完) |
相關閱讀:
- [ 05-24]中國經濟發展新優勢:新消費提升美好生活體驗
- [ 05-23]光澤縣寨里鎮:美麗鄉村建設促進旅游發展
- [ 05-23]漳州市領導在薌城調研教育醫療等事業發展現狀
- [ 05-23]光澤寨里鎮:發展鄉村特色旅游 吸引省內外游客
- [ 05-23]從“伐木經濟”到綠色發展——武陵山片區縣湖南綏寧的生態文明實踐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