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清和老伴在家看電視(3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程敏 攝 相濡以沫,她理解他。可是,孩子有過“想不通”。 大兒子張建國高中畢業,聽說恩施城里有招工指標,很想去。張富清管著這項工作,不但對兒子封鎖信息,還要求他響應國家號召,下放到卯洞公社的萬畝林場。 荒山野嶺,連間房子都沒有,兩年的時光,張建國咬牙挺著,不和父親叫苦。 小兒子張健全記得,小時候,父親長年下鄉,母親身體不好、常常暈倒,幾個孩子不知所措,只能守在床邊哭…… 張富清四個子女,患病的大女兒至今未婚,與老兩口相依為命;小女兒是衛生院普通職工;兩個兒子從基層教師干起,一步步成長為縣里的干部。 子女們沒有一個在父親曾經的單位上班,也沒有一個依靠父親的關系找過工作。孫子輩現在大多在做臨時工,一個孫媳婦剛剛入職距縣城幾十公里的農村學校。 “父親有言在先,他只供我們讀書,其他都只能靠自己的本事,他沒有力量給我們找工作,更不會給我們想辦法?!睆埥∪f。 有人勸張富清“靈活點兒”,他正色道:“我是國家干部,我要把我的位置站正。如果我給我的家屬行方便,這不就是以權謀私嗎?這是對黨不廉潔,對人民不廉潔,我堅決不能做!” 一輩子,“黨和人民的要求”就是他的準則,“符合的就做,不符合的就堅決不做”。 分管機關,他沒有給家庭改善過住宿條件;分管財貿,他沒有為孩子多搞一點營養伙食;分管街道,他沒有把一個矛盾問題隨意上交…… 有一次,分管糧油的張富清把“上面”得罪了。 某機關的同志來買米,提出要精米不要粗米。想到群眾吃的都是粗米,又見對方盛氣凌人,張富清看不慣,沒幾句就和對方紅了臉。 來人跑去告狀,一個副縣長來了,批評張富清“太固執”。張富清很較真兒,回答說:“干部和群眾應該一視同仁,如果我給誰搞了特殊,就違反了黨的政策?!?/p> 戰場上雷厲風行,工作中鐵面無私。張富清把一腔熱情投入建設來鳳的工作中,卻把一個永遠的遺憾藏在自己心底。 1960年初夏,不到20天時間,張富清的老家接連發來兩次電報:第一次,是母親病危,要他回家;第二次,是母親過世,要他回去處理后事。 工作繁忙、路途遙遠,考慮再三,他沒有回去。 “為什么沒有回去呢?那時國家處于非常時期,人民生活困難,工作忙得實在脫不開身,只能向著家鄉的方向,淚流滿面,跪拜母親……”時隔多年,張富清在病中,專門在日記里寫下當年的心境:“自古忠孝難兩全,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我怎能因為家事離開不能脫身的工作?” 這就是張富清的選擇:戰爭歲月,他為國家出生入死;和平年代,他又為國家割舍親情。 2012年,張富清左腿突發感染,高位截肢。手術醒來后,他神色未改,只自嘲一句:“戰爭年代腿都沒掉,沒想到和平時期掉了。” 張富清擔心“子女來照顧自己,就不能安心為黨和人民工作”。術后一周,他就開始扶床下地。醫護人員不忍:牽動傷口的劇痛,他這么大歲數怎么承受? 令人驚嘆!術后不到一年,88歲的張富清裝上假肢,重新站了起來。 沒有人見過他難過。只有老伴兒孫玉蘭知道,多少次他在練習中跌倒,默默流淚,然后又撐起身體,悄悄擦去殘肢蹭在墻邊的血跡…… 張富清的一生,從沒有一刻躺在功勞簿上。面對這樣一位不忘初心、不改本色的英雄,我們除了致敬,更應懂得他的選擇 2019年3月的一天,張富清家中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他所在老部隊、新疆軍區某團從媒體上了解到張富清的事跡后,特意指派兩名官兵前來探望。 “門口的綠軍裝一閃,他就激動得掙扎起來,雙手拼命撐著扶手,渾身都在使勁,最后,硬生生用一條腿站了起來!”回憶那天的情形,張健全的眼眶濕潤了。 年輕的戰士朗讀起全團官兵為老英雄寫的慰問信。他念一句,老伴兒就湊著張富清的耳朵“翻譯”一句。當戰士念到“三五九旅”“王震將軍”這兩個詞時,張富清無需“翻譯”竟聽清了,先是興奮地拍手,后又激動地落淚。 為了迎接戰友,張富清特意將軍功紀念章別在胸前。 望著父親精神抖擻的樣子,張健全偷偷抹去眼角的淚水。他知道,這一生,如果說父親有什么個人心愿,那就是再穿一次軍裝,回到他熱愛的集體中去。 多少年了,這是第一次,他高調地亮出赫赫戰功。也是第一次,他能夠面對戰友,說說自己的心里話: “我們的新中國就要慶祝成立70年了,盼著我們的祖國早日統一,更加繁榮昌盛,希望部隊官兵堅決聽黨的話,在習近平主席的強軍思想引領下,苦練殺敵本領,保衛和建設好我們的國家。” 臨別,張富清又一次堅強站起,挺直脊背,向老部隊戰友行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我看到老前輩眼里亮晶晶的?!毙陆妳^某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陳輯舟回憶說,老人的眼中,有久別重逢的喜悅,更有鄭重交付的囑托。 回到部隊,他們把老英雄的故事講給戰友們聽,全團官兵熱血沸騰。 “作為一名戰士,我要像老前輩那樣,苦練殺敵本領,爭當優秀士兵。”戰士李澤信說。 “作為新時代的官兵,我們要發揚老前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艱苦哪‘安家’。”干部胡妥說。 “英雄事跡彪青史,傳承尚需后來人?!眻F政治委員王英濤說:“歷史的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中,一定要傳承好老前輩的優良傳統,把勝戰的使命扛在肩頭,猛打敢擔當,猛沖不畏懼,猛追奪勝利,高標準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任務?!?/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