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9日,略陽縣黑河鎮大黃院村村民廖陽春在山場上給烏雞喂食。他家從事略陽烏雞孵化養殖20余年,采用合作社加農戶(貧困戶)模式,發放雞苗,定單回收,帶動10戶貧困戶增加收入。
近年來,秦嶺腹地的深度貧困縣陜西省略陽縣利用當地群眾飼養“略陽烏雞”的傳統優勢,將飼養烏雞作為全縣脫貧增收的特色產業,堅持生態放養、自食蟲草、原糧喂養、適度規模的養殖模式,從保種選育、孵化擴繁、規模養殖、加工銷售等方面打造全產業鏈體系,推動產業快速發展和貧困戶增收脫貧。
目前略陽縣建成良種擴繁場26家,為烏雞養殖戶提供種源支撐,全縣飼養烏雞近200萬只,讓貧困戶與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深度合作,帶動全縣貧困戶穩定脫貧增收。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5月29日,略陽縣黑河鎮大黃院村村民廖陽春在自家的幼苗飼養室觀察雛雞。他家從事略陽烏雞孵化養殖20余年,采用合作社加農戶(貧困戶)模式,發放雞苗,定單回收,帶動10戶貧困戶增加收入。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5月29日,略陽縣仙臺壩鎮仙臺壩村村民翟必興在種雞舍內維修設施。2010年,在外地打工的他回到家鄉,租賃山林500多畝并成立略陽縣黑咯咯烏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5家合作社共同發展烏雞養殖,目前年養殖烏雞2萬余只,帶動50多戶貧困戶養殖烏雞。新華社記者陶明 攝

5月29日,略陽縣仙臺壩鎮仙臺壩村黑咯咯烏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在雞舍飼喂烏雞。 新華社記者 陶明攝

5月29日,略陽縣黑河鎮木家河村黨支部書記何永麗在自家的家庭農場為雛雞喂食。略陽縣鼓勵村干部帶頭飼養烏雞,為群眾做示范。 新華社記者陶明 攝

5月29日,略陽縣黑河鎮大黃院村村民在觀察雛雞生長情況。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5月29日,同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員工在撿拾烏雞蛋。目前該公司已建成年提純擴繁略陽烏雞種雞5000只和年孵化優質烏雞苗45萬羽的標準化烏雞種源基地,年養殖10萬只優質商品雞的養殖基地。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5月29日,同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員工在雞舍檢查烏雞種蛋質量情況。目前該公司已建成年提純擴繁略陽烏雞種雞5000只和年孵化優質烏雞苗45萬羽的標準化烏雞種源基地,年養殖10萬只優質商品雞的養殖基地。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