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看臺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壓力的增加,寵物已成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愛的忠實情感伴侶。據日本媒體報道,中國已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寵物市場。與之對應的寵物產業發展速度也令人咋舌,根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達1708億元。據預測,未來5年寵物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3.78%,2023年市場規模有望超3000億元。 與寵物產業發展速度不相稱的,是諸多支撐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未“跟上趟兒”。近日,在長沙召開的“2019首屆中部(湖南)寵物文化節”上,業內專家呼吁:亟須提高萌寵們的各種“待遇”。 法規監管不夠給力 “目前,只有北京、上海、長沙等少數城市出臺了相關的寵物犬限養管理辦法,還未形成統一的、專門針對寵物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焙鲜櫸镌\療行業協會會長鐘學輝說。 “特別是檢疫免疫方面的法規極不完善,給人類生命安全帶來極大隱患。諸如狂犬病、弓形蟲病、結核病及多種寄生蟲病等,都缺乏科學檢疫的相關標準,對這些疾病的預防也沒有明確的辦法?!焙限r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陳鐵橋頗感擔憂。 不僅現行相關法規少,法規中有關寵物飼養方面的規定,在中小城市的實施也不給力。監管過程中的管理缺位,讓寵物飼養“無法可依、執法不嚴、有法不依”的現象較為普遍。 此外,寵物交易市場普遍存在的環境惡劣情況,也易引發人畜交叉感染,而寵物排泄物及用品的亂排亂扔,更帶來了污染河水及周邊環境的風險。 部分萌寵主人缺少科學飼養知識,致使寵物擾民、傷民的事件時有發生,“寵物糾紛后遺癥”更是造成了很多困擾。 “人寵共患病發病率也在升高?!标愯F橋說。在我國,人與寵物“同居”的現象相當普遍。“人與寵物過度親密,不懂寵物衛生知識,極易造成禽流感、弓形蟲和狂犬病等人寵共患病的發生?!?/p> 專家表示,文明養寵、科學飼養的觀念目前普及面窄、普及率低,緩慢發展的寵物文化,和寵物產業的高速發展格格不入。 人才匱乏讓人頭疼 讓業內頭疼的,還有行業內嚴重匱乏的專業人才和技術創新之困。陳鐵橋介紹,我國寵物產業的各子行業均缺少高素質專業人才。數據顯示,我國大部分城市寵物行業從業人員中,經專業培訓的人員不足15%。從寵物醫院看,從業人員資質良莠不齊,部分寵物醫院存在證照不全、醫療條件簡陋、設備簡單、用藥不規范、檔案不齊備等問題,使患病寵物及飼主權益保障大打折扣。 人才匱乏,人才培育也匱乏。以湖南為例,能培養寵物行業人才的高校不多,現有的8個主要高職院校中,也僅部分學校設置了寵物方向的專業,但整體以大動物方向為主?!笆聦嵣?,寵物醫療、護理、訓導、繁殖、食品等各方面人員都緊缺,寵物產業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加工各環節也都缺乏專業的教育與指導?!标愯F橋說。 產業發展亟須規范 “亟須規范寵物診療市場,打擊違法行為?!辩妼W輝說。他提出,要嚴格控制診療許可證發放,引導寵物診療機構合理布局,規范寵物診療機構管理,嚴格從業人員資格審查,實施寵物診療機構從業人員資格準入、持證上崗和執業獸醫注冊管理。 同時,需建立日常巡查制度,不定期開展動物診療機構日常監督檢查,嚴格監督寵物診療機構“三廢”處理,規范寵物醫院消毒、無害化處理工作,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寵物行業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決定著寵物行業發展的好壞。鐘學輝認為,農業院校要適應行業發展,培養大量臨床獸醫專業人才??萍既請笥浾咴诓稍L中獲悉,部分高校已采取行動。如湖南農業大學擬針對寵物行業現狀,多層次全方位培養寵物各子行業人才,加強在校學生理論教育及實踐操作能力培育,設置各類課外培養課程因材施教。為在職及社會人員提供多樣靈活的培訓課程、專業技能培訓及考證培訓等。 陳鐵橋呼吁,寵物市場應明確主管部門,要對寵物市場合理布局并納入城市統一規范中,有助減少不同種向動物疫病的交叉傳播,降低人畜共患病的發生概率。此外,他建議對寵物(包括農村犬只)進行強制免疫注射,特別是狂犬病疫苗注射。實行養犬登記管理制度,并建立無公害處理站處理寵物尸體。 |
相關閱讀:
- [ 06-03]全國安寧療護服務快速發展 2018年已服務患者28.3萬人
- [ 06-03]廣東:堅持創新驅動 推動高質量發展
- [ 06-03]【圖解】“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電”力十足
- [ 06-03]民生銀行福州分行亮相科技活動周 多種金融服務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
- [ 06-03]推動市縣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