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13日電(記者 張曉龍、李志浩)與2000年相比,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每年消耗的水資源總量從194.8億立方米下降到最近3年的平均值152.7億立方米。換言之,塔里木河流域1年的節水總量相當于26座天山天池的蓄水量(以1.6億立方米計算)。 新疆塔里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干流全長1321公里。它流經的區域是典型的干旱區,蒸發量是降水量的40到167倍。無法從降水中得到補給的塔河,水源主要來自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脈的冰川融水。 20世紀70年代,由于流域內實施了大規模水土開發,農業用水總量驟增,導致塔河下游數百公里河道斷流、沿岸荒漠植被退化,引發嚴重生態危機。2001年,國務院啟動以水資源統一管理為核心的塔河流域綜合治理,遏制塔河下游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陳亞寧說,水資源統一管理既給各地劃定了用水總額,又明確了由流域管理機構對水資源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的職責,結束了各地多頭管理的亂局,這些舉措是節水成功的關鍵。 在限定各地用水總額的同時,投資高達107億元的塔河治理項目拿出大筆資金為各地修建水利工程設施,幫助農民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新建的防滲渠減少了灌溉過程中的滲漏,新修的山區水庫改變了部分地區“春季十年九旱、汛期十年九災”的窘境,而農民則利用滴灌等節水技術,使灌溉水量維持在科學適度水準,增加了棉花等作物的單產。 節約出來的水資源,除了部分留給下游地區的農業生產外,大量投入到生態領域。僅在2018年,就有超過17億立方米的水資源輸送到胡楊林等荒漠植被區,輸水量占節約出的水資源總量的40%。 “我們在塔河兩岸修建了生態閘口,專門為胡楊等植被引水灌溉。這些胡楊生命力頑強,往往受水一次,就可以維系3年到5年。”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水量調度管理處處長何宇說。 整個塔河流域的胡楊林面積高達1500萬畝,是全世界最大的胡楊林區。由于胡楊林廣泛分布在塔河兩岸,這種荒漠植被的存在,阻隔了緊鄰塔河的我國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入侵。 常年研究塔河的陳亞寧說,塔河孕育了胡楊,胡楊又猶如一道生態屏障,阻隔了沙漠,保護著人居綠洲。現在,人們通過治理塔河,反過來改善胡楊等植物的生存環境,“塔河的故事生動詮釋了人與自然為何是生命共同體。” |
相關閱讀:
- [ 06-13]林毅夫在經濟日報刊文:從70年發展看經濟學理論創新
- [ 06-13]清流:讓紅色基因融入發展血脈
- [ 06-13]“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攜手打造女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座談會
- [ 06-13]“6·18”漳州館六大版塊展示工業發展新成果
- [ 06-13]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 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周六開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