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2日,在新西蘭漢密爾頓舉行的第51屆國際農業博覽會上,一名選手參加筑柵欄比賽。
在農牧業發達的新西蘭,人們至今仍保留著手工筑柵欄的傳統。一年一度的農博會筑柵欄大賽也被稱為是一項“男子漢的游戲”。選手從新西蘭全國各地的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要在決賽的一天時間內手工筑起一道幾十米長的木柵欄。木柵欄由鐵絲、細木條和10根長度約2米,直徑約20厘米的粗木樁組成。參賽者需在比賽中獨立完成挖坑、立樁、填土、拉鐵絲、制作柵欄門等一系列工作。評判標準除了用時以外,還對柵欄質量有精細的要求:每根木樁需要扎入地下約80厘米深,露出地面部分必須保持一樣的高度并完全垂直于地面,鐵絲需與木樁垂直并且間距相等。最優秀的選手可以在3小時內筑成40米長的柵欄,在5小時筑成50米的柵欄,大部分選手需耗時6小時以上。筑柵欄比賽因為極其耗費體力且專業性強,很受新西蘭當地人的歡迎。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6月12日,在新西蘭漢密爾頓舉行的第51屆國際農業博覽會上,選手參加筑柵欄比賽。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6月12日,在新西蘭漢密爾頓舉行的第51屆國際農業博覽會上,一名選手參加筑柵欄比賽。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6月13日,在新西蘭漢密爾頓舉行的第51屆國際農業博覽會上,選手參加筑柵欄比賽。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6月13日,在新西蘭漢密爾頓舉行的第51屆國際農業博覽會上,一名選手參加筑柵欄比賽。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